.

网络扶贫在贵州向黔一公里,互联网旅

北京专业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用歌声致敬新时代,用直播传递生态美,用运动彰显精气神,用网络开拓扶贫路……

得益于“向黔一公里”互联网+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的开展,毕节市的文化和旅游迈向高潮,全域旅游焕发勃勃生机。

年,作为腾讯旅游贵州区域代理,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毕节文旅的发展与自身紧密结合,积极筹划、推动“向黔一公里”活动。该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兴瑞表示,毕节文旅资源丰富,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然而核心景区游客量大,周边同样景美底蕴深的乡村却往往无人问津,没有旅游收益,要缓解这些村寨的贫困现状十分困难。

毕节百里杜鹃

毕节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数量最多、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州,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反哺家乡,为毕节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一份力?身为毕节人的张兴瑞时刻在思考着。

“凭打破时空限制之利,‘互联网+’已经成为旅游产业扶贫项目和扶贫基地发展的重要助力,对于贫困地区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网络扶贫深度应用到毕节的发展上来,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张兴瑞说,贵州省委网信办推动的网络扶贫公益项目让他看到了机遇。

于是,年9月5日,毕节市与腾讯旅游携手发起的“向黔一公里”互联网+旅游产业助力扶贫活动正式启动。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精心梳理旅游线路,依托核心景区的引流能力,形成核心景区与周边乡村旅游景点结对子发展的常态机制。

为“向黔一公里”乡村旅游示范点授牌

自此,慕俄格古城景区与大方县核桃乡木寨村、织金洞景区与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百里杜鹃景区与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永兴村、阿西里西·韭菜坪景区与赫章县兴发乡中营村、草海景区与威宁自治县板底乡雄鹰村、七星关城区与七星关区碧海街道办事处砂锅寨村,成为结对子发展示范点。

利用毕节六大核心景区的品牌和流量优势,发挥媒体传播能力,号召游客在游玩核心景区时,再向前走一公里,深入到景区景点周边的乡镇村寨,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从而扩展旅游产品、扩大旅游收入、扩宽旅游市场,助力旅游扶贫。

在核心景区,游客可以看到结对发展的乡村的推广资料,导游也会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名不见经传的村寨激发了人们的向往之情。

大方木寨村满是乡愁的农耕园游人络绎不绝,织金大寨村的蜡染裙摆被往来游客穿上身,百里杜鹃永兴村的花丛中人头攒动……旅游体验更丰富了,毕节乡村旅游更火了,百姓的干劲更足、生活也更好了。

大方县木寨村

此外,“向黔一公里”还开展“百姓富·生态美”用诗歌致敬新时代、首届花海网红节、毕节旅游客源地媒体采风行、“聆听·毕节花开的声音”知名音乐人花海毕节采风等活动,将毕节的文旅风采用诗词、用歌声通过网络传播出去。

全国知名作家、学者来了,北大光华企业家来了,网络主播大V来了,知名音乐人来了……一批接一批的“大咖”成为毕节“行走的代言人”。知名词作者玉镯儿在毕节采风后,创作了歌曲《水花酒》,旋律轻柔舒缓、婉转绵长、沁人心脾,营造出极美的意境,令人仿佛置身于那炊烟袅袅的彝族村寨,流连忘返;同时也将深情融于歌中,以缅对毕节的无限眷恋。

“向黔一公里”,让7万余贫困人口直接受益,让毕节市“互联网+全域旅游”迈上新的阶梯,让“花海毕节”的美誉度广泛流传。年10月,“向黔一公里”项目被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授予“网络扶贫典型案例”称号;年1月,荣获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贵州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网络扶贫贵州十大创新案例”荣誉。

“网络扶贫贵州十大案例”颁奖

“久久为功,扶贫一定是要持续的,脱贫之后还有乡村振兴,所以‘向黔一公里’不会停止,始终发挥互联网企业在扶贫上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是我们坚定信心要走的路。”张兴瑞说。

来源:多彩贵州网

贵州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拟退出公示均已发布

贵州省人民政府下发一批干部任免职及职务调整的通知

国考报名时间过半,贵州这个职位竞争比例达:1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