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迷坝乡马莲村一角。焦杨红摄
迷坝属于甘肃陇南市康县的边远山区,离县城75公里,和陇南市成县毗邻,贫困面积很大,据传附近石头密布,以“密”讹“迷”,故名迷坝。
秦观有诗“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给人以婉约意境的美感。但是如果迷失在烂泥里,恐怕就没有什么好心情了。曾经的迷坝,山大沟深,位置偏僻,交通困难。从前,这里的人们出入需要备两双鞋——穿水鞋过泥路,穿皮鞋走公路。如今,迷坝不但村村通了硬化路,还建起了美丽乡村,发展起了特优产业,培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标杆。
美丽乡村升级提档,群众幸福感满满
↑康县迷坝乡十字村的儿童在村文化广场上嬉戏玩耍。焦杨红摄
康县迷坝乡的老沟村,是出了名的“烂干村”“贫困村”,现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幸福村。
老沟村39户人,是康县的“袖珍”村之一,由于偏远,发展缓慢。村里69岁的赵志俊说,“我们以前走的是‘巴掌路’,住的是‘晃晃房’。”要走出村口,足足要走8公里,只能靠脚步丈量,一步一步地“走出沟”。赵志俊说,“我们现在太幸福了,过的日子做梦都梦不到哦。”的确,过去的“烂泥路”变成了如今的“水泥公路”,家家户户的庭院、入户道路都全部硬化了,出门再也不沾泥了。
“我们老沟村山好水好,但都不如共产党好。”赵志俊说,“以前,我们住在大垭豁,深山老林里交通极度不便,好多至亲的亲戚都不认我们。年,易地扶贫搬迁让我们受益了,政府按每人元的补助,让我们从‘山老’(山的深处)里搬迁出来,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有水吃的‘好生活’。”
赵志俊的大儿子赵兴云在江苏扬州当老板,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二儿子赵美云现年28岁,还未娶妻,成了赵志俊老人的最大“心病”。他告诉笔者,“现在日子好过了,啥都有了,就期盼有个儿媳妇。”
据老人讲,老沟村是迷坝乡曾经出了名的“光棍村”,但经过这几年美丽乡村建设后,村子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来媳妇逐渐增多。
“以前,我们全村建档立卡户高达30户94人,如今只有1户1人,这是了不起的变化。村里已脱贫,现在主要的任务是想办法进一步转变乡亲们的思想观念,真正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老沟村党支部书记潘苏芳告诉记者,“去年,县委李廷俊书记来我们村调研时说,‘老沟村不仅可以脱贫,还可以发展得更好。’听了这话,我们信心大增,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发展茯苓等特色产业,把好日子过得更好。”
该村包片领导、迷坝乡人大主席陈玉平说,“有了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指导,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今年我们打算分批到岸门口镇的杨家河村和白杨镇的竹园村参观学习,把基础设施建设、特优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
“袖珍村”的变化,仅仅是迷坝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该乡党委书记李明告诉记者,“我们乡一共12个行政村,现已打造修建美丽乡村11个,今年全力以赴完成张台村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乡美丽乡村全覆盖。”
特优产业百花齐放,小香菇变成“大”产业
↑康县迷坝乡迷坝村联合合作社社员正在分捡香菇。焦杨红摄
常听人说,康县迷坝乡的产业发展特别迅速,而且规模很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记者在走访马莲、四方、姚山、迷坝等村的过程中,发现每个村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香菇产业。尤其是迷坝村的香菇发展最具规模化。
美丽乡村建好了,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发展产业,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康县迷坝乡在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提前谋划,主动出击,在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结合群众的意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香菇、木耳、金耳等“康字号”特优产业落户迷坝,并遍地开花。
3月下旬,在该乡迷坝村联合合作社的香菇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30多个乡亲们忙碌地装袋、封口、搬运。合作社监事长马才说,“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复工复产,今年打算再生产22万袋香菇,还要发展8万袋‘夏菇’。”问及去年的收入时,马才笑呵呵地说,“我们已经收入了80万元左右,现在还正在出菇,可能还能卖50多万元。”
马才是土生土长的迷坝人,以前在西藏、青海等地务工。年返乡后,看到家乡的变化,就思谋着发展产业,他结合本地的林地资源,考察香菇销售市场,还发现有不少的“陪读”家长这一人力资源,于是就在年注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和其他两家合作社联合起来,较大规模地发展起了香菇产业。
同行的迷坝乡副乡长蒲花艳告诉记者,“去年,我们把王彩红、马才、段慧玲三家的专业合作社联合在一起,流转了闲置土地40亩,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万元作为启动金,搭建了多个大棚,点种了22万袋香菇,带动了24户贫困户,还解决了周边多人的务工问题,户均都能增收多元。”
迷坝乡马莲村的王宏德,年毕业于湖南石化学院,年携妻子返乡创业,发展起了香菇和金耳,每年能收入6万元左右。有趣的是王宏德的妻子和他是同学,而且是湖南人。“‘外来媳妇’能嫁到我们这山沟沟里,足见我们这里发展得也很好啊。”同行的作家啸鹰笑着说。
同是马莲村的王玉花,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去年一年,她就在网上销售了80多万元的农特产品,把当地的香菇、花椒、天麻、木耳销售到了兰州、青岛、无锡等地,真正实现了“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里的‘近在咫尺’。”王玉花高兴地说,“互联网似乎让我们的生活也进入了快车道,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有奔头。”
该乡迷坝村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长黄辉亲身参与和见证了迷坝村的发展。他自豪地说,“我能成了迷坝村的一份子,特别高兴。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迷坝村的发展变化,是件很荣幸的事。现在美丽乡村建好了,河道垃圾不见了,杂物乱堆乱放的现象没有了,尤其是产业发展特别迅速,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61户人减少到了1户2人。对于今后的帮扶工作,我们一定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近年来,甘肃陇南市康县迷坝乡围绕农村“三变”改革及“三链”建设,逐步建成了“迷坝乡农村‘三变’改革食用菌产业孵化园及马莲、四方、姚山、迷坝四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建成了三个扶贫车间,成立了功能型党支部,探索推行“党支部+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脱贫带富机制,创新食用菌种植“”模式(一户贫困户、两个劳动力、六个月时间、发展香菇五千袋、净收入三万元),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联兴、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文化长廊”点面结合,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游客在康县迷坝乡18公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长廊参观游玩。焦杨红摄
暮春时节的康县迷坝乡,山花烂漫,油菜芬芳,随处可见用废弃的门窗、梁柱、水缸等为原材料建成有主题、有层次、朴素大方且充满古香古色的文化宣传节点。
年,迷坝乡以推进移风易俗、培养文明乡风为目标,以精神扶贫、环境扶贫及全域绿化工作为抓手,在郑迷路十八公里沿线,就地取材,因地造势,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长廊。
美丽乡村建好了,发展产业腰包鼓了,精神文明建设就迫在眉睫。据该乡孟坝村文书孟浩印介绍,他们村的孟好杰是康县到张台(迷坝乡的一个行政村)的客运车师傅,他经常给乡亲们免费捎带东西,若碰到确实有困难的人坐他的车也是免费的。
“还有一家邻居婆媳之间不和睦,互相不说话,去年我们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乐叙堂’讲解孝道文化和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她们娘俩慢慢地和好了,家务活都争着抢着干,脸上也常挂满笑容。”孟浩印说,“等疫情过了,我们村还要以身边的这些人和事为榜样,常态化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宣讲党的好政策,弘扬展示典型人物形象,发挥榜样的力量,提高群众思想觉悟和感恩意识。”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精神文明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内化、固化、转化。康县迷坝乡结合乡情实际,把准百姓关切点,抓住社会发展关键点,激发思想情感共鸣点,统筹推进全乡文明实践站所建设,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明实践平台,大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同时,扎实开展扶贫帮困、拆违治乱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工作,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有认同、愿参与、真点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弘扬孝老敬老等传统道德,评选表彰各类典型,形成了“村村树示范、社社创示范、家家争示范”,人心向上、人性向善的浓厚氛围。(经济日报记者李琛奇通讯员焦杨红王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