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时代当奋进,秀丽春光耕耘忙。迎着春日的和煦东风,乌蒙腹地的毕节市千山披翠、万木峥嵘。 “坚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加班加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各项措施,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省委挂牌督战的号令犹在耳畔,毕节各级各地在战“贫”路上已大踏步冲锋。
毕节市大方县雪榕集团蔬菜基地(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织金县通过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的方式,大力发展皂角、竹荪、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纳雍县因地制宜,主推萝卜、南瓜、辣椒、中药材、脱毒马铃薯、蔬菜、食用菌7个种植主导产业和土鸡、肉牛、生猪等3个养殖主导产业;赫章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制定了核桃、桑蚕、香葱、蔬菜、半夏、百合等种植主导产业;七星关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思路,通过发展刺梨、茶叶、蔬菜、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力调优农业结构,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新年新气象,扬帆再起航。 年,毕节市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认真践行“五步工作法”,扎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强化考核督查,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农村产业革命推向纵深发展。
毕节市纳雍县玛瑙红樱桃基地(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当前,毕节市印发了《毕节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年实施方案》,明确年坝区创建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个坝区38.21万亩耕地平均亩产值元以上,较年提高30%以上,对照创建标准全部建成达标以上的坝区。目前,毕节市新创建样板坝区20个,共计创建样板坝区31个。 各坝区结合今年创建的相关要求和工作实际,完善了“一坝一策”实施方案。同时,组建2个市级督查考核组,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类督查、精准考核”的原则,每月对坝区创建工作进行分类督查考核,对推进工作不力的责任人进行严肃问效问责。
毕节市纳雍县高山有机茶种植基地(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为抓实示范引领带动工程,毕节市聚焦“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建立市级领导领衔产业发展和县区干部包保坝区制度,明确坝区创建由县(区)党委书记、县(区)长、副书记、分管副县(区)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同时通过经营理念、技术传授、利益联结等方式,示范和带动亩以下坝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13.38万亩,覆盖群众4.75万户19.5万人。二是聚焦县级统筹,抓实整体推进,以县为单位,统筹产业布局、资源要素的配置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坝区产业培育、资金投入、产销对接等工作。 在农业技术支撑方面,毕节市选派了名农技人员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中人负责指导坝区建设,人负责指导特色产业,49人负责点单问诊服务。目前,农技人员已开展春耕生产服务余人次。
年威宁县中水镇辣椒丰收,村民笑逐颜开(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为确保农产品产得出、有销路,毕节市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投资近2亿元建成了占地面积亩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年配送量达万吨。现已有7家企业21个产品成功申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备案基地,涉及基地面积.亩。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体系的日益完善,贵州七星关鸡蛋、威宁“三白”蔬菜、苹果等产自毕节的农产品除了端上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餐桌,还将迈向国际市场。 据悉,该市全力聚焦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已筹备种子36.72万吨、种苗8.27亿株、肥料63.71万吨、农膜.26吨;已完成马铃薯种植万亩、茶叶种植18.15万亩、刺梨种植27.11万亩、早春蔬菜种植18.79万亩、辣椒育苗10.38亿株(可移栽面积38.44万亩)、食用菌种植1.5万亩(亿棒)。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毕节市配送中心(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同时,精心打造坝区个38.21万亩,已建成有效灌溉面积29.5万亩、机耕道公里、生产便道.7公里;配套建成设施大棚3.58万个2.73万亩、冷库库容3.57吨,购置冷链物流车58辆,流转耕地面积24.6万亩。 年,毕节市坝区农产品已累计销售量3.01万吨,实现销售额1.34亿元。 根据毕节市政府工作报告,年该市3个深度贫困县全部摘帽,剩余12.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
“真菌之王”——织金竹荪(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走进毕节千村万落的田间地头,群众勤劳耕作的铿锵足音响彻山麓。一幅幅感恩奋进的春日劳作图,展现的是乌蒙山区群众誓与贫困决战到底的昂扬斗志。 沐浴着时代春风,乌蒙山区群众正怀揣美好希望,奋力迎接脱贫致富的新曙光。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汪瑞梁
通讯员陈永伦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