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希望参照世界最著名的几本新闻杂志,创办一本中国的新闻周刊,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希望在一边是中国的百废待兴、一边是全球范围内知识爆炸的形势下,加快知识传播的进程,提高新闻的时效,把来自最基层百姓改革的呼声、创举传播开来,把中南海改革开放的声音传递下去;主题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文
《财经》杂志副总编辑刘浩
《瞭望》杂志于年创刊,本身就是年代改革开放的产物。年7月我加入的时候,《瞭望》已经集中了新华社的一批骨干编辑、记者。他们都是由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亲自点将、从总社和国内外分社调集过来的精兵强将。
在经历了三年的努力探索后,《瞭望》月刊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舆论阵地。这也为《瞭望》改为周刊,创造了有利条件。总社决定从年下半年开始筹备,年1月正式将《瞭望》由月刊改为周刊。之前,全国期刊杂志只有英文版《北京周报》一本周刊。由此,《瞭望》成为新中国第一本中文周刊。我有幸参与了这个文化事件的全过程。之所以称为“文化事件”,主要基于杂志当时的唯一性、独创性和与时事政治高度的相关性。是时代把它变成自己叙事的一部分,使其必将成为历史的一页。
一
当年,一代新闻人确实在追求一个梦想。他们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浩劫,当中许多人刚从监狱、劳改农场走出来,或刚刚平反、摘下“右派”帽子重新回到新闻岗位,当然还有我们这些文革后恢复高考毕业的年轻人。大家希望参照世界最著名的几本新闻杂志《时代》《新闻周刊》等,创办一本中国的新闻周刊,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希望在一边是中国的百废待兴、一边是全球范围内知识爆炸的形势下,加快知识传播的进程,提高新闻的时效,把来自最基层百姓改革的呼声、创举传播开来,把中南海改革开放的声音传递下去;主题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正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新闻写作之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外事、港澳报道,在《瞭望》八年,均有涉猎。早期《北京有条件举办文化夜市》即是突破“新华体”的有益尝试,包括潍坊风筝节的报道和电影、电视、文艺理论的报道。其中《加快知识传播的进程》,与同事陈弘毅、陈明合作的邮政追踪报道《别误了千家万户事》,由《瞭望》和新华社团委共同组织、由我主持、执笔的《北京百万流动人口探踪》,以实地调查与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触及急剧变革中的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当时采集的许多数据即使今天看来也是珍贵的。《北京百万流动人口探踪》被北京电视台制作成电视专题节目播出。播出当晚,电视台就接到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电话,大加赞扬。
年代初,世界还处在铅字印刷的时代,但知识的增长和更新却也到了非“知识爆炸”不可形容的程度,而中国出版业一本书的平均出版周期却要一年多甚至三年之久。我追踪调查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以期找到图书出版周期漫长的症结,稿子完成后摆到副总编辑王焕斗桌上,他未做其他改动,只将原来就事论事的标题勾去,在旁边写下“加快知识传播的进程”。就是这几个字,使这篇报道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力。王焕斗称得上是新闻大方之家,年他在《瞭望》(月刊)发表了一组文章,把新闻和史学、政治和历史结合起来,谈古论今,对专制的源流、人治的优劣、文革悲剧的缘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文笔十分优美,是那个时代突破“新华体”写作的开山作之一。他和陆拂为都是我新闻写作最好的老师。《加快知识传播的进程》《别误了千家万户事》《北京百万流动人口探踪》三篇报道,均获得当年新华社优秀作品奖。
二
李耐因是编辑部上下都很敬重的老同志。他是新华社为数不多有过前沿阵地采访经历的战地记者。入朝作战,他曾和 战士一夜行军上百里。写出多篇优秀的战地报道。年,他和其他几位同是 分社的记者被打成右派,右派“摘帽”之后,便一直在新华社国内部做记者、编辑。文革结束后,他升任国内部副主任,不久,穆青请他出任《瞭望》总编辑。他瘦高个儿,清癯的脸庞,终年的中山装装束,身上有一种军人的气质。有他在,《瞭望》团结了新华社一大批老、中、青记者。
在李耐因任期内,《瞭望》无论从新闻报道还是自身的发展,都和那个时代互为印证,充满朝气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我所采写和参与采写的各类报道,都得到李耐因的支持,《瞭望》的体育报道就是在他的倡议下开展起来的。当时,我和刚刚从文字记者转为摄影记者的罗更前一同赴广州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的采访报道。
我们深知参与到赛场抢新闻的行列里,周刊绝对不是其他媒体的对手。事前我们策划,要用做慢新闻的方法做出最好的体育新闻,于是有了《中国体育的跃进》——跨页的米冲刺的大幅照片,精练而富于文采的文字,以一种用“最大的照片,最少的文字”的美学理念,把一场连续15天的比赛凝聚到两个页面,使之成为一种精粹。
作为紧跟国际潮流的尝试,我们一批年轻人一直在追求一种新的办刊理念,这个理念更加强调杂志的视觉效果,通俗的说法就是杂志画报化。它要求杂志使用更多的图片,让杂志的页面跟随图片的动感和韵律“动起来”。我们成功了。国家体委总结六运会新闻报道时通报表扬了《瞭望》。
三
年代的《瞭望》领导、各编辑室的老记者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有农村情怀,对农民和农村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这和新华社记者经常深入农村做调查研究,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分不开。除了李耐因,包括后来继任总编辑的陈大斌,他们不仅见证了中国农村每一次重大转变的历史时刻,而且对农村的新事物极为敏感。
年12月,李耐因带我到广东珠海白藤湖参加“中国农民企业家大会”。这个活动由当地农民企业家钟华生发起,得到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的支持。而整个活动后面的重要“推手”就是老记者周原,是他和李耐因策划了这次活动。
周原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之一,曾被打成右派,历经磨难。周原发现钟华生是个典型人物,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农村正在发生一件历史性的大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一群农民企业家引领,传统农业似乎开始走上农村经济工业化的道路。这次活动,除了个别几人,当时全国知名的农民企业家都来了,称得上是一次农民企业家的盛会。李耐因要求我写一篇带政论色彩的述评来概括、评价这次活动的意义,他做修改。如今回头看当时写的这篇题为《中国农民的抱负》文章,颇多感触。感触最深的不是报道内容而是李耐因他们这一代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感;感佩他们对发生在农村的一切新生事物都那么满怀热诚地去观察、研究,不遗余力地去发现其中的奥义。
陆拂为与我同在一个办公室多年,是我直接的领导和良师益友,在新华社享有“大才子”的美名。年1月,“当我们坐在特别法庭的记者席上,采写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受审的报道时,十年动乱中一幅幅惨不忍睹的场景不时从我们眼前闪过,我们耳边又仿佛响起了千百万受难者的悲吟。几百万字的罪证材料,像一部编年史一样,揭开了这一伙阴谋家是怎样窃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黑幕,记录了一个封建法西斯反革命集团是怎样产生和灭亡的过程……”这是他和穆青、郭超人合写的《历史的审判》中的一段,今天读来,一样能够把你带到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那个时刻,让你抚今追昔。
《瞭望》正是从这里出发,记录、见证了年代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民族为复兴重新启航的风雨历程,不辱历史使命,走过自己一段如歌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