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德爱妻伍若兰身怀六甲扛住严刑拷打,结局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63792.html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爱啃书的初拾

年的时候,朱德元帅重返井冈山;下山之时,默默地带走了一盆井冈兰。

这并非因为他生来喜爱兰花,而是这盆兰花代表了他对一位故人的深深怀念。

这位故人,就是“双枪女侠”伍若兰,她是朱德元帅的第四任妻子,也是值得后人敬仰和铭记的革命烈士。

伍若兰的一生只有短短的23年,但她的革命故事和革命爱情却震撼人心,流传至今!

出生于年的伍若兰,在湖南省耒阳县一个较为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长大。

父亲是私塾先生,母亲贤惠善良,在兄弟姐妹6人中,她排行老五。

父母为她取名为若兰,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如兰草优雅娴静。

遗憾的是:在这充满浓厚文化的成长环境中,伍若兰非但没有养成文静内敛的性格,行为举止反倒充满了男孩性格的倔强,经常让父母头疼不已。

4岁的时候,按照当地风俗,父母需要给伍若兰裹脚,但她因为嫌疼死活不从,最后闹得满村都知道了,并自发前来帮忙。

可令众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年仅4岁的女孩却想尽了怪招,让人束手无策。

以至于这件事,还惊动了古板严肃的族长,族长知道后大发雷霆,怒斥若兰:不裹脚还得了?将来长大成何体统!

谁知若兰非但没有被族长威严吓倒,反而无所畏惧地说:“我就是不裹脚,将来嫁不出去也不用你管……”

就这样,伍若兰成为了村里第1个不裹脚的女孩子。

少女时代的伍若兰不仅性格倔强,更是聪慧过人!

12岁那年,她以前五名的成绩进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就读;6年后再次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与毛泽东的堂妹毛泽建成为同窗好友。

学生时代的伍若兰,完全就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她组织活动有模有样,同学们对她极为依赖,而自小养成练字习惯的她,对书法更是精通,成为同龄中的书法佼佼者。

如果不是生在战乱年代,伍若兰可能成为优秀的学者;然后时代给予的选择权渺小,很多时候,人的命运是被时代巨浪裹挟的。

在伍若兰读书期间,国家局面动荡不安,因为熟读马克思主义,深知民族希望在哪里,处在花季中的若兰坚定不移的走向了革命,并于年下旬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上成千上万战士中的一员。

年,顺利毕业的伍若兰,听从组织安排回到了家乡耒阳开展农运。

面对地方恶霸和黑势力,刚满20岁的她从不畏惧;为了组织农民团结起来参加革命,她多次冒着生命风险奔走相告;这份过人的才能和胆识,也让伍若兰迅速在树立了威名;在她的整顿管理下,很多地方恶霸,听到她的名字就畏惧三分。

对于这段传奇,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曾如此称赞她:

她在农民里真的是无所不知,是个坚韧不拔的农民组织者,又是一个会搞宣传,又能打仗,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奇女子。

当然,伍若兰的传奇,不仅有她不畏艰难、机智睿智地重建中共耒阳县委的功绩传奇;更有她凭借才情出众、博学广识的特点,最终俘获了一代将军朱德同志的爱情传奇!

伍若兰遇到朱德,是年的事了!

当时由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队,成功攻占了湖南耒阳县城,当地群众欢迎起义部队入城;伍若兰更是以苍劲有力的笔迹,在邓家祠堂写下一副红对联:

驱逐县团丁,喜迎革命军,横批是:赤变耒阳。

朱德看到这份对联后大加赞赏,连忙询问县委书记邓宗海:这是谁的翰墨?

当得知作者是有着两年党龄的伍若兰后,这个女孩的名字也深深刻在他的心里。

为庆祝攻城胜利,耒阳县委第二天专门举行了宴会,伍若兰被分派为领导斟酒送菜!

她热情大方的性格,让朱德备受感染,因此也生出了由衷好感;但因为朱德比伍若兰年纪大,并且有过三段婚姻,所以也难言此情,便将这份好感深深埋在心里。

此时朱德没有想到:这个22岁的活泼女孩,其实心里早就对这位大英雄暗生情愫了。

部队休整期间,细心的伍若兰发现许多战士都没有鞋穿;所以发动全县妇女展开了编草鞋竞赛,在伍若兰的草鞋中,还有一双特地为朱德编的新草鞋,并且又给朱德细心做了双布袜子。

直到四下无人,才赶紧掏出来递给朱德,含笑说道:“这是我特地做的,请师长收下吧!”

虽然伍若兰表面镇定自若,但内心却如小鹿乱撞、砰声四起!

就这样互生情愫的两个人,正式走到了一起!

为表真意,朱德向伍若兰详细叙述了他早前的婚姻状况;但伍若兰坚决说:

“我不在意你的过去,只要你现在诚心诚意的爱我就行了,我真心爱你,这是永远不变的。”

共同的理想,纯粹的爱情,将不同经历的两个人紧紧困在了一起。

年3月的中旬,两人在梁家祠堂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进入洞房前,伍若兰懊恼地对朱德说:“我长得不漂亮,脸上有麻子配不上你。”

朱德听后幽默打趣:这有什么?你是麻子,我是胡子,咱俩马马虎虎过一辈子。

就是这句话,逗得窗外偷听的警卫员战士哈哈大笑;后来传到了军队参谋王展成那里,他还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

麻子胡子成一对,马马虎虎一头睡;唯有英雄配英雄,各当各的总指挥!

而这首诗也很快在军民中传开了!

红四军占领井冈山后,整顿斗争如火如荼。为了适应恶劣的战争环境,伍若兰练就了双手打枪的本领;她说:“要是战斗中右手被打伤了,左手照样能杀敌!”

所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伍若兰经常手挎双枪,英姿飒爽,颇有儒将风范;新七溪岭战斗中有她的成绩,黄洋界保卫战中有她洪亮的杀声。

井冈山的崇山峻岭,留下了吴若兰坚定的脚印;而她出众的枪法也成为红军队伍中有名的双枪女将。

井冈山的时光,可谓是伍若兰和朱德这对新婚夫妻最为幸福的生活;可此时华夏土地满目疮痍,山河不稳,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又岂能有保障?

年年初,华夏大地尚处于冰封雪裹之际。

朱德、毛泽东与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留红五军守卫井冈山,由红四军转移赣南闽西作战,新妻伍若兰自然跟从。

为了冲破反动派的层层阻扰,部队一路都是沿着崎岖的山道前行,对体力消耗极大。

直到2月中旬,众人才到达寻乌项县地区,做短暂的休息和调整。

因为连日继夜的行军作战,部队早就过度疲劳,也由此有了防控漏洞;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敌人刘士毅率领的15旅突然向我方军部发起了袭击。

听闻枪声的朱德赶紧穿衣,快速从床头摘下手枪,欲转身冲出门迎战;却被手执双枪飞步跨进屋来的妻子伍若兰阻止,她急促地对朱德说:“老朱!军部已被敌人包围了,部队正在突围,你快走吧!”

残酷的沙场斗争经验,让朱德自然明白这次分别意味着什么!

他直直盯着妻子,以急切口吻说道:“若兰!我们一块突围!”

伍若兰摇摇头,坚定果断地说:“不行!我和警卫手枪排的战士留在这里掩护。快!突围要紧!”

此时,村外的枪声更稠密了,还隐隐听到敌人的嘶叫声。

此时的伍若兰心急火燎,伸手猛推朱德一把,以命令的口吻说道:“快!快走!再迟,就来不及了!”朱德这才含泪抽身奔出房门。

直到目送丈夫安全跑出村外后,伍若兰才带着一名警卫战士,开始对村里敌人进行阻击;因为势单力薄,两人只能边打边退,当撤退到村外的木桥时,却发现路口早就被敌人火力严密封锁了,最后走投无路的伍若兰陷入敌军重围之中,负伤被俘。

当敌方的刘士毅闻悉抓住的是朱德夫人时,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用囚车将伍若兰送往赣州城。当天夜里,就迫不及待开始了对伍若兰的审讯,以图赶紧得到红军的机密。

在恐怖阴森的牢房中,刘士毅边漫不经心地摆弄着刑具边问:“朱德、毛泽东在哪里?”

伍若兰却答:“在红军里,在人民心里!”

见伍若兰并不松口,刘士毅只好耐着性子又问:“你为什么当土匪?”

没想到,却被伍若兰怒斥:“真正的土匪是你们!我是共产党,是革命者,要消灭你们这伙反动派!”

询问不成,老谋深算的刘士毅再生离间计。

此时的伍若兰已有身孕,小腹已经微微隆起;刘士毅确定伍若兰怀孕后,便劝道:你年纪轻轻,肚子里又怀着孩子,只要你声明和朱德脱离关系,我就保你母子平安。

可没想到,不卑不亢的伍若兰如此答道:

“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

铮铮话语,气壮山河,惊得敌人目瞪口呆。

伍若兰的坚贞不屈,也彻底激怒了敌人,开始用各种酷刑折磨她,用绳子吊,用杠子压,灌辣椒水……残忍细节,至今让人难以叙述。

敌人此举是为了让伍若兰认输投降,但折磨数日后,依旧未能动摇伍若兰的革命信念;怀着身孕的伍若兰被折磨的不成人样,也没有开口透露红军的任何信息。

此时,敌审讯官已是山穷水尽,连忙电告蒋介石,得到的回电是四个字:从速处决。

那天是年2月8日,江南的春天还迟迟未到,而高洁的兰花却提前凋落了。

年仅23岁的伍若兰被残害于赣州,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

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此时的她和朱德结婚还不到一年,肚子里的孩子更不曾看眼这个世界……

更加让人愤懑的是:敌人将她的头颅砍下,押送湖南长沙城下示众3天,甚至还拍照登报。

而刚刚脱险的红四军司令部中,朱德捧着敌人刊登的伍若兰牺牲报道,悲恸万分。

他强忍着内心的悲痛,默默地伫立窗边,凝视着对面山坡上一簇簇迎风绽开的兰花。

就仿佛那个飒爽英姿的可爱娇妻重新出现在生命中,那是他新婚不久的妻子啊,更是他出生入死的革命战友……

想到此生不再与妻复见,悲痛欲绝的朱德再也忍不住,当着毛泽东的面号啕大哭。

伍若兰牺牲了,她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春寒料峭的时节,但英勇的精神却宛如一朵圣洁的兰花,永远绽放在了井冈山上。

随着全国解放,井冈山革命烈士的雕塑园里也树立起了伍若兰英姿飒爽的铜像,供人民瞻仰;而井冈山的人们,为了怀念这位伟大的巾帼英雄,也在空地处种满了兰花。

年,朱德再一次来到了井冈山,距离那年的生死相别,已经过去了30多年。

当朱德的目光移到那片兰花地时,年近80的他早已红了眼眶。

漫道林深知君不知,寻芳万里几回看?

自与若兰相别,兰花便成为他睹物思人的象征,在漫长的晚年生活中,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要栽上一盆兰花,看着那些兰花,就好像看到了他的若兰。

兰花是他一生的痛,更是他一生的牵绊!

看完朱德将军和伍若兰的爱情故事后,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在浮躁的生活环境中,大多数人的爱情也是以参量物质和出身为基础,并非精神的共鸣;反观那代革命先人的爱情,在战火硝烟的年代,他们因信仰而结合,也因信仰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纯粹而义无反顾的爱情,才最值得我们歌颂!

随着时光的变迁,那段激荡的年代也褪去了它应有的色彩,但那些革命先烈们却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多少无名英雄,为了祖国选择奋死抵抗,多少华夏子女,为了信仰甘愿受尽折磨……

斯人已矣,精神永垂!也以此文致敬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