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10日电(宋亚芬)近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发布《发热病人就诊奖励办法公告》,其中规定:年2月9日至年2月18日,凡发热人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奖励元。凡群众举报发热人员并查实的,每1例奖励举报人元。
该公告发布后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调侃“明天感冒的排队了”。一部分网友认为,主动就诊不是应该的吗?引导一种错误观念还可能加大医务人员、医疗资源的压力,这些钱完全可以用在当前疫情前线。还有网友则反问,钱从哪来?地方的财政资金是不是该这么花?
对于该县的做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我个人认为这个做法确实不太合适,不应鼓励。
“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国家也三令五申一定要用好国家财政或者有关部门的专款,专款应主要用于一些疫情方面的保障措施。”
对于有网友反问“钱从哪来”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依公告判断,奖励政策应该是房县县政府的决定,因此这笔钱应当是县财政局支付。但是具体从哪个项目科目支付,不好说。如果县长有一笔应急资金,就可以从这个项目出。”
胡敏也认为,资金应该还是从县财政或者防疫专款里面出。“这无形中会增加县里的财政负担,而且也很不好把控,会带来很大的运行成本。”胡敏补充说。
另外,胡敏认为,如果把资金用于检举揭发感染人员,也会造成很不好的连锁的负面影响。他建议,政府部门应把紧缺的资金用在医疗设备等防控物资的采购中,或者对医务人员、疫情防控人员的补贴上。防控疫情,让感染者就诊,则应更多利用街道、居委会这些社会治理的人员来完成。政府工作人员应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管控水平。此外,还要提高大家的觉悟,加强宣传。(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