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位于大方县理化乡长春村的一家家纺企业,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而在3年以前,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这样一家年产值达万元的企业建在自己的家门口。
“赵老板你不要催我了,明天我做好了就给你送过来。”正在打电话的正是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吴明友。据他介绍,长期以来,由于家乡地处偏远,产业单一,生产落后,外出务工成了村里大部分劳动力的绝佳途径。年,30岁的吴明友带着家人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来到昆明,去寻找人生的理想。
经过20多年的努力,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的吴明友,一次回乡探亲感慨:“这几年家乡发展变化太大了,水电升级了,交通也便利了。”于是夫妻俩琢磨,在外拼打这么多年,为何不把厂子搬到家乡,既能解决村里的劳动力就业,在家乡发展也方便。在妻子的支持下,年吴明友带着家人回到家乡,投资了多万元兴办家纺厂,同时也得到了家乡群众的极力支持。
“起初的时候,工人什么都不懂,我们就手把手地教,通过技术复制,我相信一定能成功。”吴明友说道。唐贤久就是众多工人中的其中一位,经过两年的努力,自己不仅成为厂里的一名技术骨干,而且厂里的务工收入也成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个厂还没开之前,我们一直在外面务工,这个厂开起之后,我们就在这里学做,现在一个月做三几千元简直不成问题,家里老人孩子还能照顾,太方便了。”唐贤久激动地说道。
“去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我才做了多万的产值,在今年万的产值不成问题。”吴明友充满信心地说。企业不仅给自己带来收益,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地就近就业。据了解,年,企业为村里解决近0人次的劳动力就业,发放人工工资就达20余万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说到接下来的打算,吴明友说:“家乡才是最美的归宿,接下来,我们除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进行产业升级,做好市场销售,把这山坳坳变成聚宝盆,带着群众一起致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