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十堰市房县坚持以推进“健康房县”为主线,以增进民生福祉保障群众健康为目标,以积极开展“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和“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夯实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维护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层卫生机构整体呈现出基础明显夯实、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增加政府投入,巩固保障机制
自年,县财政每年预算万元,医院综合改革补偿;预算万元,对到龄离岗村医按工作年限发放生活补助,对在岗村医根据意愿统一购买养老保险,并按照交通条件、距县城远近等标准,参照乡镇工作津贴补助的做法,将所有行政村分为一、二、三类分别按照元、0元、7元的标准实施分类补助。乡村医生收入实现一般诊疗费收入、基本运行补助、基本药物补助、基本公卫服务收入四项加签约服务收入再加养老保险补助的“4+1+1”模式,解决了乡村医生养老的后顾之忧,有效调动村医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村医队伍;额外增加基本公卫服务补助资金50万元,采取实施难度系数分配法,对相对偏远、人口稀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成本高的乡村给予倾斜。
二、落实部门联动,灵活用人机制
县编办、人社、财政、卫健建立联动机制,计划用三年时间,每年拿出个岗位,面向社会招录基层卫生人才,其中预留5-10%编制引进高学历人才,开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全科医生通过考核后直接入编。年县直招录专业技术人员名,乡镇招录80名;年县直招录名,乡镇招录81名,均已办理入编手续。
三、推行两个允许,优化激励机制
基层卫生机构按照“两个允许”的原则,落实薪酬分配自主权,根据考核结果自主分配绩效工资,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实行向有效解决广大群众健康需求,提升群众整体健康水平和传染病防控等岗位,向业务骨干和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向关键和急需紧缺的岗位倾斜的“三个倾斜”,且上不封顶。
责任编辑:冯学俊
稿件来源:十堰市卫健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