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黄绮铌)5月21日上午,科大讯飞与贵州毕节大方县人社局签订共建“大方天河科大讯飞智慧扶贫车间”合作框架协议,科大讯飞将为大方县提供“语音标注员”等就业岗位,通过A.I.持续为当地精准扶贫。大方县人社局局长段刚、科大讯飞品牌市场部总经理吴骏华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此次合作,将在大方县设立“大方天河科大讯飞智慧扶贫车间”,科大讯飞持续为大方县提供贵州方言标注、图片识别OCR、讯飞听见转写任务等与A.I.相关的工作机会,并派遣语音标注师对当地群众进行面对面培训,希望以当地人带动当地人就业的方式,帮助大方县更多人学习技能实现长久脱贫。据悉,未来科大讯飞还将导入过百万开发者的A.I.生态激活欠发达地区在经济上的持续发展。
为深山带去AI助力脱贫攻坚
“我们去考察科大讯飞感到非常震撼,感受到我们国家科技前沿的重要力量,也看到了我们下一步在承接这些科技应用方面的劳务协作机会和信心”,贵州毕节大方县委书记佘龙说。
“贫困户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或者技能,是比较欠缺的。而且他们因为家庭的负担,或者是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希望就近实现就业”,大方县的班子成员表示,科大讯飞这次提供的劳务机会,非常适合“三无两有”贫困人口(即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但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学习技能,通过培训即可用一台电脑实现数据标注,正式上岗后足不出户就能有稳定收入。
28岁的大方县村民何丽丽就是“大方天河科大讯飞智慧扶贫车间”的学员,她只有中专学历,家庭没有稳定收入,自从加入了科大讯飞的大方县数据标注培训班学习语音标注后,她从对电脑一无所知成长为数据培训班的优秀学员。新技能给了何丽丽新的就业方向,让她不再焦虑于等待就业机会,她对未来充满期待。
用AI为产业持续“造血”
除了精准就业外,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用人工智能走进偏远山区,助力乡村教育实现“因材施教”,科大讯飞的A.I.教育公益计划至今已陆续走进云南、贵州、四川等50多所学校,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国3.5万所学校超过1亿的师生。
在医疗领域,科大讯飞用人工智能普惠基层医疗,为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服务,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已在全国近百区县,多个乡镇级医疗机构,0多个村级医疗机构,累计提供辅助诊疗服务万人次。
在语言领域,科大讯飞携手多部委,通过人工智能推广普通话,目前,语言扶贫APP已在云南、广西、甘肃、新疆等地使用,累计用户32.8万人,其中云南省用户22.1万人。
科大讯飞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基层群众在精准就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推普脱贫等方面提升,通过构建A.I.产业生态为精准扶贫提供丰富多样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