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县动态大方县ldquo五个平台r

大方县“五个平台”助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

一是党建引领平台定方向。强化基层党建,“村社一体”合作社覆盖全部行政村,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党小组个。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引导非公企业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既追求经济效益,又兼顾社会效应。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76.81%,34家农业龙头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7.5%。

二是沟通服务平台促长效。实行县级领导跟踪服务企业制度,年上半年为企业解决事项46件。“一站受理、全程代办、服务到底”代办服务机制为企业、合作社、农户代办事项件,满意率达%。大力加强“大方县十万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共开展培训期,培训农业实用人才人次;推动职校与农业园区、龙头企业联合互动,通过“订单培养”“校企共建”等方式为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共开展培训期,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人次。

三是政策扶持平台促发展。出台《大方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奖补办法》,安排专项经费,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获得“贵州名牌产品”“贵州省著名商标”的经营主体,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企业,根据层级的高低,给予8—20万元不等的资金奖励。推出13个政策性农险,深化“保险扶贫示范县”改革试点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户在“家门口”理赔。今年以来共理赔.01万元,切实发挥了产业扶贫“稳定器”作用。

四是产销对接平台稳增长。按照“3+2+N”思路,即天麻、辣椒、大豆三大优势产业,猕猴桃、优质肉牛两大特色产业,茶叶、刺梨、经果林、蔬菜等其他产业,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年调减籽粒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面积14.5万亩。用好“对口市场”“内销市场”、电商“三个市场”,建立大方特色农产品直销窗口45家,年销售额达余万元;大力开展农校、农企、农超对接,今年以来农校对接采购金额达万元,惠及贫困农户4.02万人;出台电商销售农特产品奖补激励机制,共有6家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销售,年销售额达万元。

五是利益共享平台惠民生。出台《大方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工作方案》,通过股份合作联结、订单合同联结、服务协作联结、流转聘用联结等方式,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串联成“命运共同体”。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4家,47家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联结发展,发展社员户153人,带动农户户人。

供稿:大方县委改革办

来源:《贵州改革工作动态》第68期

微编:代芹涟

“贵州改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