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xuexily.com/m/我叫黄勇,今年40岁,是六枝特区大用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是大用镇耳贡村一名精准扶贫帮扶人。“兄弟,在扶贫工作中,你为我作了大量工作,让我精准脱贫,我无以回报,送面锦旗以示感谢。”在六枝特区大用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大用镇耳贡村村民杨连生走进办公室,双手将一面印有“真心帮扶解民困精准发力助脱贫”的锦旗送到我的手中后激动地说。杨连生,今年50岁,家中5口人。过去,3个孩子上学,夫妻2人在六枝附近打零工,每月多元的收入在承担了家庭生活开销和供3个孩子上学外,所剩无几,日子过得很是艰苦,年被确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我被安排到耳贡村新寨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杨连生是我的帮扶对象。杨连生为黄勇送来锦旗第一次到杨连生家走访,我们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通过交谈,我了解到,他家两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大学。作为一个收入不多的农村家庭,要供两个孩子完成大学学业,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孩子上学之前,该借的地方杨连生已经借了,该想的办法他也想了,就是凑不齐孩子上学的费用。了解到杨连生的家庭情况后,我到扶贫办咨询有关教育资助政策。在扶贫站,工作人员告诉我,向杨连生家这种建档立卡贫户的孩子在上大学期间除了免除书学费外每年每生可享受元的资助。于是,我就给他家申报了贫困资助,这样,他家的两个孩子每年就获得了元的资助。后来我又给他家的两个孩子申请了助学贷款,减少了他家的经济压力,两个孩子顺利进入了大学。孩子进校后,杨连生夫妻俩在六枝附近打零工以贴补孩子在校的日常生活费用。然而,由于工作不稳定,尽管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还是入不敷出。为了帮助杨连生渡过难关,我将他介绍到大连甘井子区去务工。可是,由于杨连生在气候、生活等方面不适应,坚持了两个月后回来了。回来后,杨连生滋生了让孩子放弃读书的念头。此时,我一边向杨连生宣传国家的好政策,一边告诉杨连生,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如果选择放弃,那就是一件让人后悔几辈子的事,虽然现在遇到了点困难,但这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供两个孩子完成学业,你们两个老人的幸福日子就到了。就这样,在我的鼓励下,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杨连生家两个孩子于年完成学业并在贵阳找到了一份工作,每人每月多元,加上他们夫妻俩就近务工的收入,全家每月收入达多元。这一年,他家脱贫了。脱贫后,杨连生没有忘记感恩,他打算买牛、买马来饲养,准备在种养殖方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回报社会,带领更多的人走上富裕之路。给我送锦旗,是杨连生回报社会的第一步。看着锦旗上“精心帮扶解民困精准发力助脱贫”十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我感到,我为杨连生做的事太少了。沈宽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聂建云编辑魏容编审马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9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