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在此特殊时期,大方县切实发挥社会兜底保障的基本职能,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强化低保兜底保障功能运用,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年3月7日,全县低保提标核查暨业务培训会召开,各乡镇及时进行工作安排部署。年5月底,全县低保提标核查工作全部结束,核查纳入农村低保的对象6.08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62.91万人的9.7%;纳入城市低保人,占全县非农业人口34.84万人的1.5%。农村低保季节性核查与低保提标核查同步开展,共核查出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户1.21万人。及时抓好各类对象动态排查核查,将符合条件的、受疫情影响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对象纳入低保保障范围,落实“六保”措施,兜牢民生保障网底。目前,在全县19.6万人的建档立卡台账中,纳入社会兜底保障有4.79万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24.44%。
着力抓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逐步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抓好特困人员认定工作。在低保提标核查过程中,同步开展特困人员核查认定,按照年新保障标准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二是抓好敬老院入住工作。积极动员特困老人入住敬老院,对多次动员仍不愿入住敬老院的特困老人,通过与其亲属签订照料护理协议落实有效监管,确保有人赡养,并指导乡、村开展散居特困对象定期探访工作。三是抓好敬老院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开展敬老院管理服务队伍集中培训,提升养机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上半年,开展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业务培训3场次,培训人员85人次。
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切实为民“救急解难”。一是完善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疫情期间,联合财政下拨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到各乡镇(街道),委托乡镇(街道)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对小额临时救助进行审核把关,乡镇审核后,将使用资金录入系统报县民政局备案,切实提升救助时效性。二是完善县级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对困难程度较大、救助金额高的临时救助,通过县民政局救助联席会议进行审批,救助资金采取县级发放方式,由县民政局通过“一折通”形式发放到申请救助的群众手中。上半年,累计救助困难群众户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43万元。(张世贵安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