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鸡鸣三省,贵州毕节有重大发现贵州

盖百霖价格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23/9349007.html

鸡鸣三省处于云贵川交界处

它属于哪里?毕节市及七星关区史志部门通过调查考证鸡鸣三省属于贵州

▲云贵川三省边界三岔河

年初以来,毕节市和七星关区两级史志部门,再次联合对云贵川三省边界的鸡鸣三省村隶属关系进行调查考证。

年12月,在调查时收集到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国民政府先后组织测绘、印制的《民国地图》中有关云贵川三省边界镇乡的地图。如:四川叙永《水潦》地图(民国二十三年[年]十月印制,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尺),云南《扎西》地图(民国二十四年[年]八月印制,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尺),云南《大寨》(今坡头)地图(民国三十一年[年]五月印制,比例尺为五万分之一尺)。根据这些地图标注的云贵川三省边界的乡村地名,可看到云贵川三省边界的鸡鸣三省村在贵州,隶属于当时的贵州省毕节县林口镇管辖,而云南、四川境内则无鸡鸣三省村地名。

▲民国年10月印制的《水潦》地图(全幅)

▲《水潦》地图(局部)标注的“鸡鸣三省”村位置

四川叙永《水潦》地图,由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于年1月开始测绘,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于年10月印制,该图清晰地标注鸡鸣三省村在三岔河南岸的贵州境内。据此,可以肯定云贵川三省边界的鸡鸣三省村在贵州。也由此看出,鸡鸣三省不是区域概念,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名。

▲民国年测绘的云南省镇雄县《大寨(今坡头)》地图(全幅)

▲《大寨(今坡头)》地图(局部)

鸡鸣三省村在贵州从一些史料和地方文献中也可得到详实的佐证

中央红军长征时,红军曾转战于云贵川三省边区,并曾到过鸡鸣三省村。

▲军事科学院绘图室绘制的《党中央、军委纵队进入扎西地区路线及宿营时间示意图》年6月10日,周恩来在《党的历史教训》(中央档案馆所存记录稿)中记述:“……从土城战斗渡了赤水河。我们赶快转到三省交界即四川、贵州、云南交界地方,有个庄子名字很特别,叫‘鸡鸣三省’。鸡一叫三省都听到,就在那个地方,洛甫才做了书记(总负责人),换下了博古”。毛泽东、张闻天、陈云、杨尚昆、刘英等知情的中央领导人的权威回忆中,也无一不提及鸡鸣三省村。

年8月12日,黄火青在给贵州省中共大方县委党史研究室的信中说:“他们(指苗族)约我们到苗族区域去开个群众大会,给大伙儿讲讲话。他们(苗族)聚居区就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鸡鸣三省,军团考虑到该处地理位置和群众条件都很好,是一个理想的根据地......”,此信说明鸡鸣三省村的村民主体应是以苗族为主。

▲黄火青在给中共大方县委党史研究室的信第5页

▲黄火青在给中共大方县委党史研究室的信第6页

▲黄火青在给中共大方县委党史研究室的信第9页

据《萧锋日记》记载,扎西会议后,一军团一师三团党总支书记萧锋曾跟随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的红三团从云南镇雄大湾转战进入贵州境内的林口、亮岩等地活动。萧锋曾在日记中写到:“(年)2月12日,阴。上午八时从(镇雄)大湾出发,经瓜果、扎门子往东走,到林口宿营,又回到了贵州省境,行程六十五里。”

年10月,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六十年大事简介》记述:“二月五日,在贵州的‘鸡鸣三省’村,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了分工,决定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

▲鸡鸣三省

从周恩来讲话稿、黄火青的信和《中国共产党六十年大事简介》记述中可知,云贵川三省边界的鸡鸣三省村是贵州境内的一个苗族自然村落。

鸡鸣三省位于今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东北面,是一个古老而富含人文底蕴的苗族自然村落,离毕节城区65公里,属今七星关区林口镇管辖,西与云南省镇雄县坡头镇的白车村、北与四川省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的水潦寨等村寨隔三岔河相望。“一鸡啼叫,三省皆闻”“一步踏三省”是鸡鸣三省这个小村子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人文美称。

▲“鸡鸣三省”纪念碑梯道

新中国成立之前,鸡鸣三省贫苦苗族村民没有土地和任何生产资料,生活极度贫困,他们以熬硝、狩猎、打渔维持生计,至今老鹰岩、两河岩上仍遗存多处鸡鸣三省苗族村民取石熬硝的生产、生活痕迹,如岩壁上的硝洞、住所、碓窝等遗迹。

年2月,中央红军在云贵川三省边界转战时,同董必武、林伯渠等一起跟随干部休养连行军的作家冯雪峰曾以“曙霞”之名写了一首题为《小茅屋——贵州西北边境贫民生活写真》(选录于年丁玲主编的《红军长征记》中)的诗,真实反映了鸡鸣三省一带人民的极度困苦生活情景,诗文是:

小茅屋,矮茅屋。入门要低头,睡卧难伸足。起风檐欲飞,雨来漏满屋。门前野草迷山径,屋后荒山暴白骨!绕屋凄凉无所有,旦暮但闻小儿哭。寒冬聚围小煤炉,火焰常灼小儿肤。茅屋梁上少包谷,家人下体多无裤!借问贫穷何至此?苛捐杂税如狼虎!兄弟流离爹娘死,卖儿鬻女偿不足。何如参加红军去。

此诗的鼓动,当时鸡鸣三省村、林口街上就有多名贫困青年参加了红军。

▲云贵川三省一河相瞭,一谷之距

新中国成立后,年在鸡鸣三省建立村政府,年将村政府划属得胜乡,办初级社,年入高级社。年,得胜乡改得胜人民公社,鸡鸣三省村被改名为“迎丰村”,以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年得胜人民公社又改为海戛人民公社,迎丰村改为迎丰大队。年,为缅怀中国工农红军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鸡鸣三省重新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党史部门的高度重视,重新恢复了“鸡鸣三省村”的称谓,正式将鸡鸣三省村列为林口镇管辖的一个行政村,管理包括鸡鸣三省小村子(今下寨组)在内的岩脚、瓦厂、包包上、大水井、中寨等六个村民组。“鸡鸣三省”从过去的一个小村子之名成为一个行政村之名后,长期以来,各族村民们友好、和睦相处。

02:23

▲贵州新闻联播2月4日党史中的贵州VA0鸡鸣三省介绍

综上已知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鸡鸣三省村早就有了权威文献、史料、地图等强有力的证据佐证鸡鸣三省村在贵州鸡鸣三省村地名属于贵州从古至今皆如此这是无可非议的史实

在贵州出行,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