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将该不该吃野味这一敏感话题,再度摆在大众的餐桌前。
不久前,一项“全面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的决议,其中所牵涉的不仅仅只是“蝙蝠”、“果子狸”而已。其中有54个物种被明确禁食。
新规颁布后,对许多食客来说,可能只是少了口腹的快乐,但对于全国食用动物产业的从业者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多年人工饲养的供食用的野生动物,早已形成了产业链,全面“禁野”将带来巨大损失。
“野猪大王”:最担心的是跟着我干的养殖户
家住贵州大方县星宿乡崔苏坝草场的老陶,大约10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发现家猪与野猪能够杂交出肉质鲜美的杂交野猪。于是在家乡大山里的草场里开始了杂交野猪养殖业。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老陶的野猪产业干得风风火火。还带动了当地一些村民,成立了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参与进来共同致富。
“目前全村放养的野猪都多达多头,年产值超万元。现在国家‘禁食’的54种野生动物,其中就包括野猪。养殖户们都跑来问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段时间,老陶一直都是眉头紧锁。
不止是野猪,竹鼠、鹌鹑、火鸡等在民间早已有着广泛人工养殖基础的动物们,也都被列入到“禁食”目录。
“包括人工养殖在内的陆生野生动物,只要不在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内,一概不能食用。”贵州省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专家:不必过度担心,“白名单”正在研究
有专家表示,
“如今我们所常食用的家禽、家畜都是经历了从野生到训化的历史过程。若是单以‘野生’一概而论,并不是科学的态度。”
“不过目前疫情当前,暂时‘叫停’相关野生动物是合理的,但对于一些有着多年成熟的人工养殖经验的动物们来说,如果证实确实与疫情没有关联,后续该开放‘白名单’还是会开放的。”
不过就目前来说,吃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如野猪、鹌鹑、竹鼠等等,同样是犯法行为。
整体来说,拥有合法养殖资质的农户不必过于担心,一般允许人工养殖的多为有一定驯化程度的品种,将会有很大概率被纳入“白名单”,除非有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此类物种将携带病毒。
不过在正式名录出台之前,专家还是不建议养殖户们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毕竟名录一天不更新,特种养殖物种就将一直处于“危险”期。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