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熊欣,是毕节市大方县安乐乡安乐村的第一书记。
弹指一挥间,我到安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已有两年多时间。这两年多里,既有艰辛也有快乐,最多的还是收获,收获了农耕的知识,收获了基层第一线的工作方法,收获了群众的信赖。
到村开展工作以来,我需要和性格各异的群众打交道,因此就需要更加灵活的工作方法,但是不管如何,只要坚持用心去和群众交心,再“麻烦”的人也会被触动、被改变。 营山组的杨承江家是我驻村伊始负责帮扶的贫困户之一。副支书陈泽勇带我到他家第一次走访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家人虽然贫困,但是个勤快人家。他穿着的衣服虽老旧,但干净整洁,院坝也打扫得很干净,屋里简单的几件家具也摆放得井井有条。
杨承江因病致贫,几年前因病摘除了一个肾,不能做重劳力的活,而且患有精神病,偶尔会发病。即便身体状况不允许,年,他还是在毕节找到了做保安的工作,希望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身体实在吃不消,只能选择辞职回家。
走访过程中,我叮嘱他要注意身体健康,尽量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不要过分要求自己做重体力和需要熬夜的工作。 后来,除了每个月的定期走访外,我每次从他家门口经过都会去找他聊天,了解他最近的生活及身体状况。在一次走访中,我发现他没在家,邻居说他去毕节了。此后我打电话询问他的情况,得知一切安好,我也就放心了。 谁知,在毕节游玩的过程中,杨承江的精神疾病复发了。听说这个消息后,医院看望他,等他病情稳定后我才回到村里。
几个月过去了,我和杨承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还经常互发 如今,村里发展起了天麻产业,每年他家可以得到固定分红,加上财政兜底等补贴,一家人吃住不愁。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闵建华
编辑周睿
编审王璐瑶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