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方向阳渠的变迁

写在前面的话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每到夏天,村寨上的小伙伴们就会三五成群的约起,带上小瓶子或小盆,去寨子背后大沟里打水仗、玩水、学游泳、抓小鱼,累了,坐在沟坝上休息。每当开春的时节,村干部就会在寨上挨家挨户的通知,让家里大人带上工具到大沟上领任务,按照每户人口多少,分配清理大沟的长度。当时我太小,还不知清理的目的,只觉得人多好玩。在稍大一点的时候发现大沟里的水很少到我们寨子背后,每到过年的的时候,大人们就会让我们约上几个小伙伴到大沟的前端去放水,让其顺着大沟流到寨子背后,再引到寨子里,把寨子里的小水井都给装满水,这样大家就可以杀猪、做豆腐、准备过年货了。后来长大了,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大沟的水不再流到我们寨背后,大沟也被人们种上了庄家。儿时的大沟,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但我对他她基本一无所知,年我有幸参与大方县岔河水库灌溉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又重新认识了大沟,原来我印象中大沟只是今天大方县岔河水库向阳渠道的一小部分,而大人们所说的大沟则是整个向阳渠道。过去的大沟20世纪60、70年代,大方县对江公社(现对江镇的部分)人民历经十多年奋战,在对江镇大山村与对江镇堰塘村之间开凿隧洞将山后岔河的水通过筑坝截流引入对江公社,建成了全长11.6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向阳渠。向阳渠分为畜水大坝、引水隧洞、引水大渠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引水隧道由1号洞、2号洞、3号洞组成总长度米,3号隧洞就有多米,引水渠米,当时对江公社(现对江镇金星社区、湾子社区、对江社区、杉林社区、龙井社区、顺德办事处小路和大屯等7个社区村民)直接受益,是对江人民群众的宝贵财富和命根子。改造前的向阳渠3号洞出口向阳渠是对江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清澈的渠水浇灌着这方土地,解决了这里几辈人渴求的人畜饮水和灌溉的难题,它就像一条蓝色的飘带镶嵌在连绵几公里的半山腰,被誉为“人间天河”。向阳渠穿山越岭后,为山下耕地良田种植的水稻、玉米、生姜、辣椒、早熟蔬菜和大棚无公害反季节蔬菜提供了水源灌溉,对江也成为大方县县城的“菜园子”。今天,向阳渠变了,她变成大方的财富,为大方经济发展护航;今天,向阳渠变了,她变成大方最大水库——岔河水库的取水渠;今天,向阳渠变了,她变的更安全、更清澈、更环保;今天,向阳渠变了,她从7个社区受益多亩的灌溉面积变为1个县城11个村(社区)受益2万亩耕地灌溉;今天的向阳渠不再需要农户清理淤泥、不用担心堤岸滑坡冲毁庄家、水渠堵塞造成灾害、水渠漏水浪费水源、小孩游泳溺水安全等问题。替代向阳渠道输水管沟开挖及输水管安装年,贵州省发改委以﹝﹞号文件批复岔河水库灌溉工程,工程设计中将向阳渠的蓄水大坝、1号隧洞、2号隧洞淹没,在向阳渠蓄水大坝工程下游修建岔河水库大坝,原半山腰的沟渠满足不了工程建设需要已废弃,利用管线工程替代原明渠,采用新技术对原向阳渠3号隧洞进行改造作为取水口。淹没向阳渠部分工程的大方县岔河水库岔河水库灌溉工程是通过原来的向阳渠3号隧洞和管线工程把水引到灌区和提到县城,是以灌溉、农村人畜饮水为主,兼顾县城供水的一项综合性水利工程,解决灌溉范围内人、头大牲畜、头小牲畜的人畜饮水问题,向县城日供水1.97万立方米,年供水量约万立方米,对解决大方县城乡居民用水、抗旱救灾、工业生产和促进大方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向阳渠灌区农田向阳渠3号隧洞建设期间,为不影响群众农田灌溉,施工期分为两阶段,即:第一阶段为年9月至年3月31日,主要完成取水口塔井的基础开挖和浇筑,洞内的清淤、侧墙的衬砌、顶部的喷砼,洞内底板的开挖和浇筑;第二阶段为年10月至年3月底,继续洞内底板的开挖和浇筑等施工,并完成向阳渠3号隧洞进出口的所有剩余工程。向阳渠3号洞施工场景管线工程包括灌区管线工程和县城供水管线工程(含两级泵站工程),管线总长.43米,其中:灌区管线采用管道重力输水,管网呈树枝状,选用PVC塑料管、钢筋混凝土预制管、螺旋焊管等管材,输水管道长.95米;县城供水分2级泵站提水,输水管采用螺旋焊管,供水管线总长.48米。大方县城供水二期工程大坡水处理厂年8月1日岔河水库水源通过改造好的向阳渠3号隧洞和输水管线提到大方县城供水二期工程大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向大方县城上万居民供应。灌区输水管线已经安装结束,除了解决对江、小屯、顺德11个村(社区)的灌溉问题外,还解决对江、小屯、顺德三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水源,预计今年6月底可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覆盖范围内提供处理达标的饮用水。赵远兰编辑冉阿建编审王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