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根据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公告,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以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入户调查工作已于10月11日正式拉开帷幕,并将持续至12月10日。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是一个国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国情之一。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从年至今,我国分别在年、年、年、年、年与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对于了解和掌握我国人口的基本现状与变动规律,做好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以及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总量与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人口总量来看,从年年初的9.亿增加到年年底的14.亿,共增加约4.5亿,平均每年增加约万。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新型城镇化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0%,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主体的格局已经形成。在人口素质方面,我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0%。人口数量与结构的积极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主要动力。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特别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由投资推动发展模式转向消费拉动消费模式,消费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同比增长8%,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人口形势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从人口增速来看,我国人口增速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该出生率不仅远低于阶段高点年的12.95‰,相比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前的低谷11.90‰,同样不及。如果与年代的23.33‰的历史最高点相比,更是连一半都不到。这一数字也是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之一。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也出现了下降。在年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劳动力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7.9%,年达到顶峰73.8%,此后一路下降,年降至71.2%。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冲击。以上说明,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时候,必须牢牢把握人口这个基本国情。“十四五”时期,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爬坡过坎”关键期,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任务更加紧迫。在人口发展趋势方面,必须牢牢把握三个基本要点:一是我国人口数量多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近9亿人,仍有7.7亿就业人口。未来五年,这种情况并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的是强大的国内消费需求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这是我国推动实现以过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基础和底气;二是高度重视人口转折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人口红利减少与人口老龄化、流动人口市民化等问题,必须积极应对和主动化解;三是紧紧抓住提高人口素质这个要点,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今后,我国应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水平,促进人口素质的稳步提升。只有如此,经济社会发展的下一个战略目标才能顺利实现。(责任编辑:王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