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新快报记者朱清海
■图片:受访者提供
“免费高铁和大巴来了!”新快报记者近日获悉,在广州天河区对口帮扶的贵州毕节大方县和纳雍县,天河区有关部门将为两地有意愿来穗返岗就业的群众,安排免费的高铁专列或大巴。为降低疫情对帮扶地区带来的就业冲击,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毕节组大方工作队提前应对,利用春节期间推出三招“组合拳”,有效覆盖大方县最需要帮扶的残疾人困难群体、就地就业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三大群体。
■戴维在广州走访人力资源龙头企业,争取企业支持大方县扶贫车间建设。
线上培训实现居家上岗
2月17日,在天河区对口帮扶的大方县,69名学员(包括贫困残疾人)参加了第一期线上就业培训班。培训合格后,他们拿到了居家就业岗位,将获得日薪最高元的线上客服、测试等工作机会。
“预判春节后会面临就业难题,我们提前启动了三大帮扶计划。”天河大方工作队队长戴维说,一是对具备基本就业条件的残疾人进行线上培训和后续就业的兜底保障;二是做大扶贫车间,帮助不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实现当地就业;三是为更多愿意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提供更高质量岗位对接服务。
天河大方工作队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与大方县就业部门和小善科技合作,通过手机安装“新能力者”平台对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残疾人和暂时无法外出就业人员提供在线技能培训和居家就业岗位。在首批报名参加线上培训试点的学员中,包括残疾人15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33人,其他就业困难人员21人。
“用好‘互联网+’,为贫困群众实现居家就业打开一扇门。”戴维说,学员与培训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首批参训人员通过网络答题测试后全部合格,当场发放了个人账号,凭个人账号次日起即可在家接单上岗。一人一天平均收入70元,最高可达到元。接下来,将继续推动政企搭建公益平台,让更多优质企业、高端人才通过平台参与到大方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推动增设15个“菜篮子”基地
2月5日,毕节市引进了东莞一家企业20万口罩项目。为让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组毕节组产业部部长万青主动提供多方面协助,“目前项目生产线已组装完成,正在调试中。预计3月投产后,将有效缓解防护物资紧缺的压力。”
在支援疫情防控的同时,万青紧抓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目前,共有7家企业成功申报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备案基地,涉及基地总面积接近亩,涵盖种植业和养殖业。“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看,现有基地产供能力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大‘菜篮子’基地规模。”
经过摸底调查,他计划在纳雍、威宁、赫章3个深度贫困县和七星关、织金2个剩余贫困人口超1万人的区县,推动新增设立15个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当地农产品产供能力,助力贫困群众实现可持续脱贫致富。
网络招聘推送优质岗位
新快报记者从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了解到,今年广州加大对毕节和黔南的财政资金支持,1月已将年资金划拨到账。
在培育产业方面,今年1月,广州一家国企分别与纳雍、威宁、赫章县政府签署共计90万头生猪养殖合作协议,与大方县一企业签订20万头种猪养殖投资协议,与金海湖新区一企业签订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合作协议,推动参与生猪产业扶贫贫困户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
为做好疫情期间的劳务协作工作,广州采取网络招聘、岗位推送等模式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截至2月13日,年累计向两地推送优质空缺岗位个。安排超过万元用于帮助毕节、黔南开发公益性岗位,协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脱贫。对转移在穗就业的两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个人、招用的企业,可给予社会保险、岗前培训、交通等补贴,帮助企业稳定用工,确保在穗就业贫困劳动力不受疫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