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时节的云贵高原格外美丽。在鹅毛般的大雪中,地处云贵髙原乌蒙山深处的国道大方境,“凤丫头”与路政队员们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去欣赏这雪景,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保障着这条西南出海口辅助通道的畅通。
“凤丫头”名叫廖贵凤,是大方县公路管理段一名普通的女路政员,从19岁开始从事路政工作,现在已是27个年头。从参加工作至今,她一直战斗在基层一线,与大山为友,与公路为伴,路面清理、道路救援、路政保畅、超限稽查……她总是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默默坚守,从“凤丫头”变成了“凤孃”。
被逼上路
廖贵凤是名副其实的“路二代”,父亲廖永德是一名与公路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养路工。她19岁时,就开始从事公路行业的工作。命运很神奇,一开始从事公路行业工作时,她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准确说是被父亲逼着上路的。
年7月,毕业于贵州汽车驾驶学校时,年仅19岁的廖贵凤,也和大多数的女生一样,想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山外的世界。可父亲廖永德希望他的7个孩子能跟自己一样,从事与公路有关的工作。她是父亲最小的女儿,她的6个哥哥姐姐陆陆续续被送到了养路道班,却又一个个“跑掉了”。父亲无可奈何,只好赶鸭子上架,“拎”着她上了道班。
送她到两路口道班的那天,父亲离开时摸着她的头说:“小凤,修桥造路,是做好事,无论多苦多累,你都得给我撑到底。”廖永德由于常年在外养路、修路,风里来,雨里去,任务繁重,他的手指关节粗大,皮肤干燥皲裂,像枯枝一样。就是在那一刻,父亲双手的模样,深深地刻在了“凤丫头”的心中。性格活泼的廖贵凤就这样被迫留下。
那时两路口道班条件艰苦,一个班仅三、四名工友,一到夜里,猫头鹰的叫声此起彼伏,老鼠也是成群结队的出来凑热闹。“凤丫头”常常因为这些“邻居”而睁眼到天亮。而山外,通过与哥哥姐姐们书信的往来,她知道了繁华都市的美好,想到他们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两个月不到,她也跑回家了。
与路为友
在廖永德心里,小女儿是继承“衣钵”仅存的一株苗,决不能就此磨灭了希望。所以,不顾廖贵凤的反对、哭闹与挣扎,她又被父亲连夜送回了两路口道班。这一去,她就彻底在公路行业扎了根,一辈子与公路事业打上了交道。
“凤丫头”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白天,路上作业,为了照顾好她,什么脏活、累活、重活,老职工、老前辈们都抢着干,生怕这位小丫头在干活时受到一点委屈。当一天工作忙碌完,到了吃饭的时候,又把猪肉、蔬菜、新鲜的水果让给她吃。
在这种环境下,廖贵凤感受到了来自大家的温暖,那颗要走的心渐渐地冷却了下来。她开始发现,上班时认真工作,下了班和大家家长里短、谈天说地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工友们如父如兄,和他们在一起在路上忙碌工作的时候,时间也不再那么漫长。”
也许是“路二代”的基因,廖贵凤很快认识到了养路的意义。“原来我们要付出那么多的心血和努力,公路才能通村达户。作为道班的一员,突然觉得挺自豪、骄傲的。”她渐渐融入两路口道班这个大集体,主动跟老职工学习养护技术,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掌握了锄、修、铲、扫等技巧,划线、修补样样在行,成为了两路口道班的养护小能手。
路通人和
由于“凤丫头”出色的工作表现,年1月,她被调到大方公路管理段大河口超限检测站担任治超员。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她有着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快便适应了治超这份工作。
国道是贵州和四川的黄金通道,当时,很多货车司机为了逃避检查和处罚,超载车辆昼伏夜出,和执法人员“捉迷藏”“打游击”。“取证难、卸货难、扣车难”是治超员们面临的难题。面对这巨大困难,廖贵凤向站长建议,把治超员们“化整为零”,分为3个组,2个组轮班监管,1个组流动稽查。建议方案很快就投入使用,严重地打击了当时辖区内超限车辆的嚣张气焰。
廖贵凤在大河口治超站一待就是十年,十年中,她们治超的道路坎坷而又艰险。这其中不乏以权压人的单位,不乏滋事刁蛮的司机,不乏黑恶势力的恫吓,然而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和大河口超限检测站的治超员们却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用自己的忠诚、信仰、责任,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了公路的“畅、安、美、舒”。
时光荏苒,又过去了五年。大河口超限检测站已经撤销了,“凤丫头”调到了大方公路管理段路政巡查一中队。曾经那个刚参加工作的稚嫩少女,在历经了时间的洗礼后,多了一份干练、成熟。毎毎有人问起:“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总是会笑着回答两个字“希望”。公通百业兴,在她看来,保护路桥,就是在守护生活在高原上人们的希望。
(郭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