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星宿乡重山村结合该县农业发展“32N”规划,突出支部主导、要素整合,做足市场需求“功课”,写好因地制宜“文章”,探索出“三个组织”共育共强、“四化产业”共同发展、“三个要素”深度融合的“”模式,打造生态景区品牌,推进农村产业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融合发展。
突出党建引领,“三个组织”共育共强
建强党的组织、增强经济组织、育强社会组织,走出一条党建带社建、强村与富民、集体与群众双增收的新路子。
建强党的组织强动力。把党小组建在村民小组和产业链上,切实推动“双培双带”,从产业链上培养村干部2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配强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把5名有能力、愿干事、群众满意的能人选为村集体合作社理事,推动能人变党员、党员变能人。6名党员率先垂范,划分党员责任田3块,扎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现了党旗飘扬在基地中、党员凝聚在产业上。
增强经济组织增活力。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作用等要素有机融合,形成以党组织带强为主体、以合作社带富为依托的组织架构,将群众组织起来、资源整合起来、资产用活起来、潜力激活起来。截至目前,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确认“持股农民”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户人全部入社。
育强社会组织凝聚力。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需求和不同居住区域,组建爱家协会、留守儿童关爱协会、青年创业协会、老年人协会等各类协会,分别负责环境卫生、妇女儿童保护、产业发展、民生监督、治安维护等事项执行监督,拉近了干群关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突出领办效果,“四化产业”共同发展
结合大方县农业产业发展“32N”规划,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按照益菜则菜、益养则养、益果则果、益药则药、益菌则菌的原则,以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为主体,大力发展皱椒、天麻、茶叶、食用菌等品牌产业。
山上产业生态化。以村集体合作社为主体,在阳山组、石山组、独山组3个组发展茶叶产业亩,产业利益联结建档立卡户户人,带动劳动力务工人,增加群众收益60余万元。
林下产业高端化。在石山组、独山组2个组种植天麻亩,带动劳动力务工37人,增加群众收益6万元。其中,天麻产业利益联结建档立卡户60户。
地上产业商品化。依托全县发展辣椒种植20万亩机遇,带动群众辣椒种植余亩,覆盖贫困户92户,其中村集体合作社示范种植50亩。
棚类产业精品化。以产业为依托,用活石山组的40个蔬菜大棚,发展木耳3.2万棒,按照元/户保底分红的模式进行分红,该项目覆盖建档立卡户40户,带动人增加收益。
突出内联外引,“三个要素”深度融合
强化资本引领,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对内优化土地、劳动力、生产工具等要素配置,对外引入资金、企业、技术等要素,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抓清产“核资”夯基础。推进“七权同确”,确认全村土地(含林地、荒山)总面积1.8万亩,核算集体性质资产、资金共计.9万元,作为村集体合作社的原始股金,统筹全村产业发展。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完善村户合股和收益合分,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按照每年元/亩进行折价入股,共入股土地.38亩,折价3.5万元;引导村民注入资金20万元入股。同时,推行工票实行“以工入股”,在基地务工群众可以凭工票等价入股合作社,实现农民变股东,增加财产性收入。
抓产业“引资”强保障。坚持村集体合作社领办,多方合作,整合财政资金、扶贫资金,对外引进投资等方式,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坚持村集体合作社领办,对外引进广州天河区帮扶资金万元和整合年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规模化种植茶叶亩;整合广州天河区帮扶资金16万,种植食用菌30棒;整合年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与专业合作社合作,带来群众种植天麻亩。
抓销售“增资”促效益。依托地处油杉河国家4A级景区核心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对接县外销售市场,找资源、询销路,扩大村集体合作社农产品销售路径。利用生态优势,全力打造“生态有机”农业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已与10余个企业、超市签订合同,截止目前,茶叶销售15万元,辣椒销售12万元,带动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大方县星宿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