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及公文写作高手的八个绝招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公文格式总是不规范?

标题要素不全,编排不美观?

落款与正文空隔如何掌握?

不注意语意语境,“站错位置”?

没有分清点号之间的层级关系,“乱了辈分”?

一、浅谈文学功底与公文写作

刚刚涉足公文写作领域,感到与文学写作有着很大的区别,公文写作讲求练达通顺、简洁明了、口吻得体、措辞恰当,并不似文学写作那般自由,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但我认为,公文写作与文学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一个文字秘书的行文水平,除去其多年的经验以及对涉及工作的了解,其文学素养才是支撑起公文写作的根基。

首先,公文中有上行下行文,有请示、通知、报告、函、会议纪要、甚至是工作总结汇报和领导发言稿。面对如此纷繁多样的文章类型,我们都要以不同的站位和不同的方式去阐述一件事情,既要得体大方,又要合上级意图,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如果一个文学素养不够的人面对这样的工作,恐怕是连照猫画虎也要费一把力气。只有具备了驾驭文字的能力,我们才能够在不同情形和不同身份下写出合情合理的公文。

再有,公文也并非“八股文”,公文虽有自己的规律和文法,也并不需要堆砌华而不实的辞藻,但是公文也需要有可读性,不是干巴巴得单纯讲事情讲道理,我们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不失格而又有一定趣味性的词句,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更有大手笔者甚至可以让人刷新对于公文的认知,原来公文也可以写的如此耐读。

因此要想写好“公家文章”,需要的是文秘工作者长期以来的积淀,不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文理兼工。也要做到懂得多了解的多。要始终保持紧张感和危机意识,多读书,多读报,多读上级材料,如此才能不断开阔眼界,不出案牍也可遍访天下事,如此一来,才不至于下笔时捉襟见肘,无话可说。

扎实文学功底,光有“输入”是不够的,如果不长期“输出”,练一练自己的笔杆子,那是怎么也写不好文的,再好的手笔也要从练习开式,写的多了,心中自然有了脉络,有了纵横丘壑,有机会一定要跟着老前辈多学多练多看,不可懈怠,要始终加强充实自己的写文能力,以后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如精酿般醇厚,这样的手笔,不管是谁让他写个文都是放心的。

文学功底虽不能决定一个人必然能写好公文,但要想写好公文不得不扎实文字能力,学会低头写文更要学会抬头拜读,时刻让自己有着积极的心态,正视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让自己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文秘人员。

二、成为公文写作高手的八个绝招:

绝招1:持续输入(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的“私有化”很重要)

绝招2:打牢基础(调查研究是基本功,要善于发现)

绝招:开启悟性(做事要捕捉思想火花、要有空杯心态)

绝招4:思维训练(问题意识、头脑风暴与思维导图结合运用)

绝招5:二八法则(拟出“高富帅”的提纲)

绝招6:善用套路(模板与创新、万变不离其宗)

绝招7:一气呵成(善于归并与提炼)

绝招8:舒服姿势(用好高效时段、排除干扰、灵感源源不断)

我们起草公文,最头痛的事就是不停地被领导“修改”。有的时候,你觉得已经写得挺好了,对不起,领导还是让你推倒得来,不是冠以材料不对路,就是写的不实,没有思想,实在令人郁闷难堪,那也没有办法,无论你多么不情愿,你必须接受这个事实。那么我们该如何破解这几点呢?

1、材料不对路,不妨试试换位思考

公文写作需要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否则本来是为领导、为单位写的东西,但写出来,怎么看都是自己的,难怪不对路。

理清思路。我们准备讲话材料,首先要弄明白这个会议的内容是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是讲给谁听的,写给谁看的,这些东西弄不明白,心里就没有底。如果搜集到的意见比较零乱,就要积极同领导进行交流,帮助领导梳理思路,完善想法,这样就能大体上把准脉,不跑偏。

明确意图。对领导意图,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越好。当然,有时领导的意图不可能说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就靠我们平时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