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方紧抓四条链让牛产业牛起来天

北京最好的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3月20日,大方县纯种安格斯牛养殖场内,黑色的纯种安格斯牛膘肥体壮,饲养员正给它们投食。据介绍,大方县纯种安格斯牛养殖场有21个,养殖场的母牛均从澳大利亚引入。    近年来,大方县将肉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以恒大集团帮扶、国家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和省实施粮改饲项目为契机,紧紧抓牢“产业、基础、保障、销售”四条链条,全力打造优质肉牛强县。   截至目前,全县肉牛存栏头,1至3月已出栏头,规划年优质肉牛存栏达到10万头,出栏达到3万头。

大方县“扶贫牛超市”(杨云/摄)

抓结构,优化产业链条。一是高位领衔推动。按照“政府主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围绕“菜、畜、果、药、菌”五大重点产业,制定大方县“3+2+N”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肉牛养殖特色产业,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大方县“五大重点产业”专班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肉牛产业发展专班领衔推进,做好年牛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优质肉牛稳产保供目标,坚持疫情防控和畜禽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力争实现产业发展目标。二是调优产业布局。立足大方实际,依托恒大集团帮扶优势,把肉牛产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强力推动,积极推进融资、保障、激励、市场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大西南地区优质肉牛强县。“买牛不愁钱、养牛没风险、产牛有奖补、卖牛有收入”的“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模式得到了省委肯定。截至目前,全县建成肉牛规模养殖场47个、牛改良点51个、牛交易市场7个、屠宰加工企业2家。三是做靓标志品牌。依托恒大帮扶资源,建成纯种安格斯规模养殖场21个,从澳大利亚引入纯种安格斯基础母牛头,从国内优质牧场引进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头,大方县成为大西南地区纯种安格斯牛养殖最多、规模最大的县。全县有肉牛产业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22家、养殖大户23个、家庭牧场77个、散户3.5万户。依托中禾恒瑞集团、瑞泰牧业等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注册“贵牛”“醉九牛”品牌,全力做大、做强、做优大方牛产业品牌。   抓体系,优化基础链条。一是构建良种繁育体系。紧盯良种繁育,去势本地劣杂公牛头;从加拿大引进优质冻精18万支,建成畜禽种子基因控制中心1个、牛改点51个、牛改绑定架个,夯实良种基础。出台《大方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广安格斯牛品种改良的通告》,明确用安格斯冻精每输配1头母牛补助技术员元,产犊后再补助技术员元补助。同时,产犊后每头补助农户0元,奖励乡镇元工作经费。二是构建金融支持体系。依托恒大集团帮扶资源,设立1亿元的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担保总额10亿元,为贫困户提供买牛贷款担保支持。开发特惠贷、黔园通、税源贷、贵园信贷通、转贷通等惠民贷款项目,采取全额贴息进行扶持,鼓励贫困户申请金额1万元为期3年的购牛贷款,用于购买肉牛养殖。同时,贫困户购买1头牛,予以补助0元饲草饲料费用。此外,出资元给每头牛购买元保险,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利益,让群众放心养。三是构建技术支撑体系。从西南大学、贵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招聘78名畜牧、牧草、兽医专业人才,分配到各大养殖场和“牛超市”实训,带动名“本土专家”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构建种植、青贮、加工技术一体化发展模式,规划种植青贮玉米10万亩,大力推广秸秆氨化、微贮、饲草青贮等实用技术,着力解决青贮料供给问题。同时,与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合作开展青贮玉米种植试验,探索适宜山区的肉牛草料种植供给新模式,降低饲草成本。

大方县纯种安格斯牛规模养殖场(杨云/摄)

 抓服务,优化保障链条。一是完善交通路网。打破制约“方货出山”的交通困局,全力建设“出方”高速通道,完善县、乡、村三级交通路网基础设施,打通农业基地和供求的连接纽带。成贵高铁、织毕铁路建成通车;G线和S82线南北过境,G线和G56线东西过境;形成5纵7横9联的交通网络,辖区内行政村油路砼路、组公路、乡镇客运和村客运通达率%,川滇黔交界结合部“大进大出、畅通无阻”的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二是突出协调服务。肉牛产业发展专班主动对接、靠前服务,组织工作组逐一走访全县重点养牛基地,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物资运输、返岗人员疫情排查、产品销售等难题,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存在的难题和问题余个,出具通行条96张,帮助企业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帮助凤山大牲畜交易市场开市交易,年交易量预计5万头,恒大集团援建的年屠宰加工规模为6万头的肉牛屠宰加工厂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年内将建成投产。三是强化疫病防控。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构建县、乡、村三级疫病防控体系,扎实做好禽流感等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制定下发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口蹄疫、小反刍疫等疫病防控技术方案,按照每户农户1名防疫员的标准配齐配强村级防疫队伍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95%以上。结合大方县“大消杀”行动,严格落实排查和消毒措施,加大对养殖环节、屠宰环节进行病源学实验室检测力度,切实落实防控措施。   抓市场,优化销售链条。一是做优经营管理。依托恒大集团引进国内肉牛养殖龙头企业中禾恒瑞,全面负责安格斯牛运营;积极引进科尔沁、壹加壹、安益农牧等龙头企业负责西门塔尔牛、本地小黄牛的运营,逐步形成政府提供政策、培育环境,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市场,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二是上下合作共赢。转向全产业链的招引和培育,变“被动海选”为“主动优选”,依托中禾恒瑞集团、四川蓝雁等肉牛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借助农工党、广州天河帮扶优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构建大方牛产业销售体系之“基”。积极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围绕大方“贵牛”“醉九牛”产业品牌,抢占市场先机,形成完整产业链,着力提高产业自给率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完善产销对接。多渠道、多途径抓好县内市场产销对接、县外市场营销推广、线上线下平台融合。县内建立直销渠道和直供关系,大力推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实现大方牛产品主导县内市场。县外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发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优势,依托“乌蒙农商城”等电商平台,推进“方货出山”。截至目前,全县建立电商销售网点57个,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马红梅

通讯员项涛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