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黄花分外香。贵州,是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这里留下了无数红色传奇和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一个个关键决议,让中国革命重新走上正确道路;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一场场经典战役,让红军闯过生死关头重新拿下战略主动权。
如今,在脱贫攻坚的新长征路上,贵州,这个“时间不曾碰触的角落”,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这个昔日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66个贫困县全部出列。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累计实现脱贫万人,每年减贫万人以上,减贫人数全国第一。
在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程中,信息通信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中央媒体电信普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采访团来到贵州,了解贵州脱贫的“通信密码”。
“我们县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
每一个故事的开篇,都有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
“我是从大山里搬过来的,老师说读书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长大后我想成为一个像袁隆平爷爷那样的英雄,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在贵州省大方天河实验学校,一个小学生对记者说。
走进学校,学生们清脆充满希望的读书声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仿佛都回到了当年的求学岁月。走近一看,调研团都十分惊讶于这是一所贫困地区的学校:高大气派的教学楼顺次屹立,干净整洁的柏油路面交织铺展,空气中弥漫着树叶和花的香味。教室里,老师和学生们人手一个智能终端,问题、笔记、答案都能通过平板电脑实时展现;操场上,恒大足球学校的外教正在给学生们做系统的专业训练,山区的孩子们接受到了欧洲足球教练的指导。
学校打造的多媒体远程教学课堂。
阳光洒满黔贵大地,快乐洋溢在她的脸。“我们每周都能听到广州的老师讲课,下课以后,我和同学去跳舞或者唱歌,男生们喜欢去踢球,而且有别人羡慕的外教和好大的足球场,以前放学回家需要翻几条山路,现在不到10分钟就到家了。”说起现在的改变,三个小女孩难掩喜悦之情。
学生们说起搬迁到新学校后的变化很开心。
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贫困地区,是教育扶贫的治本之策。位于大方县的大方天河实验学校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学生都是大山里搬出来的贫困户子女。年,广州市、天河区筹募万元用于精准资助扶贫学生,惠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人次,直接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
学校通过建设先进的线上教学体系,对接东部教学资源,打造成为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示范校。“在我们县,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大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穆峰表示。
“让老百姓的家门口变成服务的窗口”
“平台把村里的政务服务中心再前置米,让老百姓的家门口变成服务窗口,一键就可以呼叫距离最近的网格人员寻求帮助,而且无需记住电话,只要安装APP,或使用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