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
极不平凡的年,贵州政法工作交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分别达99.41%和98.55%的漂亮答卷。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努力把贵州建成全国最平安的省份之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周年。”
1月22日,省委政法工作会议暨省委平安贵州建设大会,目标明确,令人振奋。这是对贵州百姓幸福生活的郑重承诺。同时意味着,在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建设中,全省政法系统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必须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成效更好。
回望过去五年,“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政法系统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1+4+1”政法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努力营造更公正的司法环境,锻造新时代更过硬的政法队伍……
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平安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法治贵州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善政良治激活力”振奋人心:基层社会治理催生新气象
突出强法治促善治,传递守护群众美好生活的法治温度。
在毕节,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为目标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正在迅速展开。
年关将至,大方县凤山村就把如何杜绝乱办酒席等措施,交给警民议事员协商解决,即由当地威望人士、村民和驻村民警两部分组成。
在讨论中,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一些想要办酒宴的居民不好意思不执行,从而很快达成共识。
“让百姓参与村里的事务,为各种利益主体搭建一个务实有效的协商和对话平台,拉近了民警与群众的距离,共识多了、矛盾就少了。”当地社区民警介绍,议事员还提出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避免了一些没有想到的问题和矛盾产生。
德治鼓励人心良善,法治维护群众权益,自治引导公众参与。事实上,现代治理的这些内涵,在建设平安贵州的实践中,都已有充分的体现与大胆的探索,贵州百姓早已切身感受到很多喜人变化。
近年来,贵州以实施创新社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为着力点,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将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千条线”纳入“一张网”,构建起全要素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激活了社会治理“一池春水”。
不经意间,贵阳的市民发现,在生活中遇到大小事,只要一个电话打进贵阳市综治中心热线,无论在何处,立即会得到相应的处置。
这是我省创新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的缩影。将县乡村综治中心打造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指挥部”;将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打造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将“十联户”打造成为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在社会治理基本单元形成“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铁三角,真正把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依法自治落到实处。
目前,全省已建设县级综治中心91个、乡级综治中心个、村级综治中心个。
穿梭在城乡的一个个网格员,让群众享受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便利。今天,贵州的每一片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
随着法治贵州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公共法律服务的覆盖,“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彰显德治的“最美现象”正在由盆景变成风景。
“效率革命”步履铿锵:“智慧司法”彰显公平正义
居住人口达42万人的贵阳市花果园社区,大数据警务应用平台将整个社区浓缩在一张三维地图上。全时空、多维度对区域内人、车、物全面感知、采集信息,实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卡过留痕”。
科技,让法治更有力量。
公安民警通过系统可以快速理清办案思路、列出证据清单;法院利用语音识别技术,案件庭审记录实现“机器换人”,用时缩短20%以上,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十大创新案例……
“十三五”期间,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全省政法系统思与行的命题。贵州主动拥抱现代科技,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法治贵州,提供有力抓手和强大引擎。
结合具体司法实践中的痛点和难点,省法院探索开发了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为法官裁判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以法官为中心软件架构,精确推送典型案例、相关法规、文书模板、裁判结果参考,为类案特别是相似案件审判提供分析依据和帮助。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对偏离度高的案件进行预警或自动进入复查程序,将审判监督贯穿审判权运行全过程。
从大数据出发,省检察院创建了案件智能研判系统,全面、真实、客观地记录每个案件办案情况,并进行数据量化分析,为保障案件质量提供了制度“铁闸”。
深入推进“互联网+”催生的社会新变革,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司法正在贵州兴起……平安建设正在打响一场效率革命,人民群众在各个案件中愈发感到公平正义。
锻造高素质政法队伍:群众的“三感”不断攀升
走过难忘的年,历史的“军功章”铭刻下平凡英雄的姓与名。
我省广大政法干警也在列其中——在抗击疫情中,全省政法系统有多人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仅年以来,全省政法战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就有95人获省委先进个人表彰。
“军功章”背后,是全省政法干警以担当有为诠释忠诚本色。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政法机关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政法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政法队伍,为政法机关依法履职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六大”一体推进——
坚持大学习、大调研、大观摩、大练兵、大督查、大走访一体推进,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把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重中之重,紧紧盯住影响安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重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全面落实政法队伍教育主题责任,开展自查自纠、组织巡查和分类处理,找准本部门本单位及干警队伍中的突出问题,彻底清除害群之马,坚持“当下治理”和“长久治理”相结合,坚持刀刃向内,依法查处政法干警违纪违法案件。
开展政法信访大走访活动——
从年11月起,省委政法委就在全省政法信访系统部署开展为期4个月的“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集中大走访活动。
大走访坚持全警动员、全员参与,覆盖全省所有村寨、社会和重点企业,面向基层群众宣讲政策、了解诉求、听取意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政法信访工作。
春节临近,政法系统将利用大量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深入基层察民情、访实情。真正把政法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搭建好密切干群联系的“连心桥”。
富裕和安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富民与安民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新时代发出新召唤,新起点赋予新希望。努力把贵州建成全国最平安省份之一,全省政法系统肩负职责责任,继续乘风破浪,在平安建设的大道上阔步前行,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有机统一。(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