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安轰,是毕节市大方县长石镇红山社区党支部书记。从年5月开始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和村支两委班子一道,把这6年的扶贫工作,刻画成一幅幅美丽的答卷。红山社区位于长石镇东部,距离县城62公里,全村下辖14个村民组,有户人,主要有汉、彝、苗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75%。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村里也没有主导产业,大量劳动力只能靠外出务工,全社区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户人,属长石镇贫困村之一。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必须带领着大家一起走上一条致富路,拔穷根、找出路是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通过带领社区两委班子精心谋划、走村入户组织召开各种群众会,深入田间地头,找原因出计策,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帮扶措施,红山社区实现了大变样。记得刚开始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时,红山社区因为群众旧房拆除和修通组公路占地等问题,导致干群矛盾突出。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工作开展难度比较大,群众总是说“我搬去了吃什么,靠什么来生活”、“你们修路占了我们的耕地,我们做什么”,修建房屋补短板时群众不配合不支持,还说“这是你们应该做的,我没有住房,你们就该给我修”。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和村支两委干部通过多次走访,召集群众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慢慢地向群众讲解党的扶贫政策和方针,转变群众观念,并结合实际,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因户施策,把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今,全村已实现组组通公路5.公里,进寨路6公里。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3户51人。通过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种植辣椒、青贮玉米、魔芋等种植,已成功带动全村贫困群众如期实现全部脱贫。记得在进行全村走访时,村里的多数群众建议修建广场,饭后有一个休闲娱乐地方,于是我将大家的意见收集整理后向有关部门汇报,随后,村里有了启动资金修建了文化广场、停车场等,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今年7月,我被评为“全镇脱贫攻坚优秀党支部书记”,这是组织和群众对我的肯定,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看看现在的红山社区焕然一新,老百姓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这场光荣的扶贫战役中,我有幸成为一名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想说:“人生很值!”。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建华 整理编辑顾野灵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