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第八中学春第二十周工作小结
人不出门身不贵,事不对比不揪心。干事创业,人所期成,行事成功,人之所望,做大做强,人之所期。这一周,我们一路向北,进驻遵义八中感受教育文化真谛。两天的学习,太多的感悟,但更多的是自矜。本周,学校宾朋齐聚,为学校发展把脉问诊,共商共谋学校发展大计,促进横向交流,促进共同进步。总结一周工作,展望美好未来,现将一周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一周大事记
(一)本周二(6月29日),兄弟学校百里杜鹃二中、黄泥塘中学的领导干部莅临我校交流指导工作。
(二)本周四、五、六(6月30日-7月2日),杨明富、刘平江等一行八人赴遵义市第八中学参观、考察、学习。
二、一周工作感悟
(一)贯彻精细管理,落实精准教育。
考察遵义市第八中学,第一感悟是,真情付出,多彩收获。全面规范的学校管理,精准精细的德育教育,高效高质的五步教学,无一不让我们为之震撼。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仅用三年,便一鸣惊人,位次高居前十,仅用六年,后勤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德育教育体系,教学管理体系等均已形成,且运用自如。精准管理,精细教学,精炼教育,岂有不成功之理呢?
教育大市,强校林立,执着智慧的遵义八中人,仅用三年,便一举成名,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绝对是实至名归。以“用父母之心办教育,不放弃,不抛弃”办学思想引领,精耕细作,精准施策,精心培育,真情付出,用勤劳和汗水换回来了丰硕的回报,真乃贯彻精细管理,落实精准教育的典范。
(二)真情对待教育,精心浇灌学生。
遵义八中的成功,成在情真意切,成在耐心呵护,成在不放弃,不抛弃。诸事成功皆有因,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更没有喊出来的成功。此次遵义之行,我仿佛找到看到了我们一直处在普普通通水平的原因。归结起来大概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让我们在一些侥幸获得的小成面前沾沾自喜。因为自我满足,导致我们在学习进步上止步不前,在细化教学上不严不实,在学生教育不精不细。思想在滑坡,失败已开始。成绩只是增强我们信心和希望的因素,绝不是我们沾沾自喜,炫耀浮夸,自我满足的本钱。遵义八中的每一个老师,以取得的成绩共勉,在强信心,树信念,直面问题,在困难面前努力拼搏,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而我们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
二是自我融羞的心理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上马马虎虎,草草应对。而今之大方八中,一小撮不思进取的人,自我融羞,不削廉耻。以吊儿郎当为荣,成绩挂末不觉羞耻,工作不努力,丧失信心,失去斗志,更主要的问题还“此地无银三百两”。人若是没有了基本的羞耻,那就一定不会有丰硕的获得感。一个自卑感十足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找借口,推责任是其常态。一个真正有良知的人民教师,是绝对不会做误人子弟之事的。
三是学校的人性管理,让我们的个别老师在不知廉耻的基础之上更加放肆。这次遵义八中之旅,我们听得最多的是老师们为自己的学生考不好而自责,深入查找原因,立查立改的信心和决心。而他们实行的更是充满人性化的管理。我就弄不懂了,我们居然有人在公开场合胡言乱语,大言不惭地说:“考不好就考不好呗,学校也没有拿我怎么样?”这是妖言惑众,是内心空虚,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但也是学校不施“强权”,不行“严厉”而让其钻了空子。人性管理,把这些善于钻空子的人给害了,也把那些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给害了。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专施仁义,下无敬畏,这是管理的大忌。横施强权,丧失人性,更是管理之大忌。那怎么才能做到平衡,让老师们既接受管理,又主动作为呢?其实说到底还是思想的问题。思想上的认同,源于大家对制度的敬畏,对成功的向往,对成就感的期望。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是应该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考评制度,把利益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以下是两个方面做实具体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制度管人。严字当头,严格监督,严格考核,奖惩结合,帮助大家培育敬畏之心,树立量化的概念,一切以数据来说话。
二是严格评职晋级管理。评职晋级,是对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成绩优秀的人的一种认同,是激励有上进心之人努力工作,拼搏进取,严格职称评聘管理,让那些业绩优秀的人得到认可,让那些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的人止步。
总之,教育是真正的良心事,希望大家努力践行“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人民,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的办学思想,兢兢业业教书,真心实意育人。临近期末,大家务必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暑期做足充分的准备。
大方县第八中学
.7.3
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