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当年豆花香
“那蕴藏了千年的豆花香,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放在心上……”一次回家,耳边响起一阵动听的歌声。原来,是自贡籍青年女歌手谭维维在演唱《豆花香》。
听到谭维维的歌声,我不由得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家乡的豆花。
我历来喜欢吃豆花,喜欢吃老家荣县的家常豆花,也喜欢吃富顺豆花。一次,去自贡市自流井区十字口,在我堂嫂开的“富顺豆花店”里,饱尝了一顿富顺豆花的美味。富顺豆花,“滚、嫩、绵、白”适中,色泽洁白如雪,外形美观大方,绵而不老,嫩而不溏,口感细腻,醒酒解腻,清香悠长,窖水回甜爽口。豆花制作过程,富顺与荣县大同小异。只是蘸水不一致,荣县是各家自定。富顺则配用香辣酱,蘸水色泽红润油亮,质地粘糍,馥郁芳香,爽辣鲜美,回味悠长,新鲜米饭和鲜嫩豆花,加上美味蘸水,回涎开胃。记得十年前一次去富顺青山岭,参加“半坡竹笋杯”小小说笔会,我一早乘车前往自贡,马不停蹄地坐车去富顺县城,一下车就来一碗富顺豆花。然后,赶去青山岭。
豆花(豆腐),是我国食品中的国粹之一。不但百姓喜欢,历代文人墨客也无不喜食豆花。城市乡村,老少咸宜,不食者少。古今咏叹豆腐的诗歌,宛如风景优美的长廊,他们借豆腐的质地,表达美好的节操和高雅的品格。比如,集诗词、散文、书画于一身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就是个美食家。他在湖北黄州为官时亲手做豆腐,并且精心烹制,用味醇色美的豆腐招待客人。友人吃了赞不绝口,取名“东坡豆腐”,流传至今。
想吃豆花(豆腐),要用黄豆加工而成。过去,黄豆收成少,吃豆花很难。40年前,我老家生产队将田坎划下农户,在田坎上种清明豆(清明前后种的黄豆),还在玉米地里套种冬豆(立冬前后收获的黄豆)。秋末冬初,人平收获黄豆几十、上百斤。
这下,要吃豆花就很容易了,随时想吃就做,家家户户豆花飘香。
田坎下户种黄豆喜获丰收,媒体记者闻讯后,纷纷去各地农村采访。《公社社员报》等报纸及时报道,美其名曰:田坎上的文章。城里人也被吸引,他们陆续下乡探亲访友,品味豆花。不少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下乡采风,边吃豆花边吟诗。后来,市、县文化局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也分期分批下乡蹲点,帮乡支教,指导农村工作,有的还住在乡村农户家。公社王书记特设私宴,请文化局工作队员,去他家品味家常豆花。
以豆花(豆腐)作为美味佳肴招待客人,是一件丰年乐事。从县城下来的文人墨客喜欢古人的豆腐诗,尤其喜欢曾为荣县州官陆游的《邻曲》诗。其诗曰:
浊酒聚邻曲,
偶来非宿期。
拭盘堆连展,
洗釜煮黎祁。
乌牸将新犊,
青桑长嫩枝。
丰年多乐事,
相劝且伸眉。
注:黎祁,指豆腐
陆游在《邻曲》诗中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一派欢快的农家乐景象。
当年,县委书记下乡检查工作,来我公社指出:你们公社叫章佳,章佳章佳,就是文章要佳(好)嘛!写好了田坎小文章,还要写好田土大文章。于是,社员们在田间“爬格子”。他们先是分作业组耕作,除了农户种的黄豆,集体种植的水稻、玉米、红苕大面积丰产。翌年,小麦、油菜籽喜获丰收。大家聚在一起,用新鲜菜油炸油条、麻花、炸烂花胡豆、烂花豌豆。家里炒几个荤菜,煮一锅豆腐,品佳肴,吃豆花,抿小酒,其乐融融话改革,庆丰收,颂党恩。这真是:豆花香里话改革,欢声笑语漫乡野。
再后来,家乡人民将土地联产承包到户,粮食产量获得更大丰收。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乡场上开起多家豆花店,除了荤菜,主打窖水豆花、浑浆豆花、臊子豆花、油炸豆花等,品种丰富,味道鲜美。街头巷尾,豆花飘香。生活好起来了,村民们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用勤劳的双手谱写出更美的篇章。我老家那个村子被誉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村”,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被授予“省级文明村”桂冠。
家常豆花已经端上桌。《豆花香》歌声又在我耳边飘荡起来……
审阅:孙宝健
简评:文章由音乐《豆花香》里的豆花(豆腐),想到家乡的豆花、古代名人墨客眼中的豆花,通今博古,仿佛呈送给读者的不单单是一碗豆花,而是对家乡的深深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赞颂。
终审:严景新
作者:龚旭东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