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扶贫故事功成不必有我,但过程一定

我叫雷礼,医院感染科医生,从年3月被选派到大山乡柿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驻村扶贫到支援鄂州“抗疫”,再回村里扶贫。朋友说,我可能是唯一同时上过两个“战场”的驻村干部。

3月31日,全省吹响“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冲锋号。刚从湖北驰援回来,我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另一个“战场”,回到大山乡柿树村继续开始驻村扶贫工作,就是想把抗疫期间落下的工作一点一点补回来。

在工作中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柿树村村支“两委”班子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挨家挨户同群众拉家常,问情况……生怕脱贫群众因疫情影响再次返贫。     驻村后,为尽快熟悉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掌握柿树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每天走村入户,与同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是常有的事。面对群众的困难和需求,我都会一一把它写在本子上,记在心头。从中了解分析柿树村的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做到一边调查研究,一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宣传党的惠农政策。

村里的群众张华贵,原本家境富有。因妻子杨正会患慢性肾衰竭,长期的医疗费让他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成了村里的贫困户。虽有大病报销,医院做透析的开销,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为了节约开支,杨正会将透析药物运到家中自行透析,看着杨正会堆成小山的药物,作为村里第一书记的我,心里的难过无以表达。在此之前,每次做透析的药需要从贵阳用物流运输到县城,再请人开车从县城运到村里,一次运输费用大约在-元,我知道这些药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代表着什么,通过与村主任商量,每个月用面包车为杨正会运药,来回油费我掏,村主任一口答应。从那以后,我时常到她家叮嘱其必须做好无菌操作,避免腹部感染等,并指导其规范用药。   两年多来,对全村情况可以说是底数清、情况明,遇见问题就想方设法,倾尽所能,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增强了干群关系   回顾至今,那些驻村工作历历在目。在我的日记本上,能够清晰的看见,柿树村已修通通组路6公里,连户路9.65公里,村境内公路硬化率达%;累计完成“改厨”户,院坝硬化44户多平方米……。     今年2月,医院紧急召回,因医院要派出医生驰援鄂州,雷礼就主动写了请战书。2月22日凌晨5点,作为贵州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成员,10点前医院报到集结,驰援湖北鄂州。来不及向家人告别,火速做好交接班工作后,匆忙踏上驰援鄂州一线战疫的征程。

2月24日,我医院二病区,开始参与抗疫一线的救治工作。记得18床的肖女士,是鄂州本地人,确诊新医院二病区,每天看着身边的病友们都出院了,她的心中也难免着急起来,开始出现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的焦虑,每天都很担心自己的病情是不是没有好转甚至是加重了。我知道,是需要对她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了,通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和患者进行交流,有助于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便于开展救治。

3月8日,经过3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的肖女士正式出院。这天,和她一起被治愈出院的共有11人。     医院,每个病人都很配合医生治疗,医院里医护人员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封感谢信,大到80岁的老人,小到几岁的小朋友。这是对我们整个援鄂医务工作者的认可,这让我感动,特别是从鄂州完成驰援任务离开的那一天,街上站满了群众欢送,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向我们挥手再见,我忍不住留下来感动的泪水。

如今,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驻村工作还未结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的工作。如今,柿树村正以“两带三治”为着力点,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现农户抱团发展。每天基地务工人员都有二三十人,真正解决了建档立卡户收入低的问题。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尽心尽力,不管是在抗疫一线还是在脱贫攻坚一线,作为一个11年党龄的党员,无论何时,我都必须要站出来,功成不必有我,但是过程一定要有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闵建华整理

编辑孙远铭

编审王璐瑶李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