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穗毕协作人物风采系列报道之十三广州增

开栏的话:穗毕同心,山海情深。位于珠江入海口、岭南天地间的广东广州,与居于珠江发轫地、乌蒙山腹中的贵州毕节,因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而牵手,由此,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便紧密连接在了一起。穗毕两地自开展协作以来,广州源源不断向毕节注入帮扶力量,在乌蒙大地上谱写着一个个生动的帮扶故事。

从4月10日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从广州帮扶干部、广州帮扶专技人才、广州帮扶企业的故事开始讲述,全方位展示穗毕东西部协作的风采。

年结对帮扶关系调整后,广州市增城区与毕节市黔西市结对子。年7月,来自增城区的胡潘强被选派到黔西市参加东西部协作工作,并挂任黔西市委常委、副市长。

“来到黔西后,他(胡潘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各个市直职能单位、乡镇以及东西部协作项目点调研,了解黔西经济发展以及各产业发展情况。他带领我们增城区派驻黔西市工作小组联合当地乡村振兴局认真梳理了往年有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的项目,并逐一到现场调研了解情况。”和胡潘强共事的同事说,在工作中,他强调得最多的就是,“项目投入要有效益,要对老百姓改善生活有作用,要有头有尾,不能钱投进去了就没回响了。帮扶的产业不能耍花架子,要用到实处,见到实效,联农带农机制一定要保证。”

胡潘强(左二)到大关镇养牛场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来黔西市不到一个月,胡潘强就跑遍了黔西25个乡镇、5个街道,对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强化产业协作促发展

年以来,胡潘强带领工作小组,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将一个个广东优秀企业引进黔西市,为黔西发展装上一个个产业“引擎”。

“他带领工作小组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帮助村里发展黄粑和苗绣等产业,帮助解决驻穗劳务服务站办公场地,帮助发展帮扶车间、促就业……仅年上半年,化屋村合作社实现分红万元。”黔西市化屋村合作社负责人说,胡潘强带领的工作小组让他们就业有保障,生活有奔头。

从东部引进、落地到黔西市的企业的厂房里,胡潘强与相关负责人交谈,了解企业发展情况

“他积极协调对接广州港集团、增城区、黔西市三方协作打造了‘化屋号’珠江游船,并于年1月顺利开航,展示以‘黔韵水西’为公共品牌的文创产品和以‘水西风物’为公共品牌的农特产品。”黔西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进一步推动了黔货出山,扩大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份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