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党史时空,打卡红色地标张

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nvrenjkw.com/nxzx/4046.html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穿越”党史时空

来到红色地标“打卡”

01:58

在扶绥县新宁镇城厢村城厢南街48号,坐落着一栋青砖木梁灰瓦结构的壮族传统民居,乍看朴素大方,细看却耐人寻味。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红色翻译家张报的故居。

张报故居

年8月,扶绥县委、县政府对张报故居进行加固修缮,年10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了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报故居

张报故居

3月8日,记者来到张报故居,探访革命先辈的红色印记,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吹响启航新征程的嘹亮号角。

讲解员李秋芬正在讲解

张报故居摆放的老物件

走进故居,被安静肃穆的环境影响,昔日的照片、物件,无声地向来访者传递着这位革命先辈的生平故事。

张报的事迹介绍

张报(-)原名莫国史,出生于广西新宁州(即今天的扶绥县新宁镇)城厢南街一个世代书香的壮族家庭,《救国时报》创办人。

张报年在美国加入美国共产党,年他在苏联莫斯科转入中国共产党。

张报的事迹介绍

拥有良好英语、俄语、法语能力的张报成为了《救国时报》副主编。年,苏联肃反运动扩大化,张报被逮捕入狱,于年被遣送至接近北极圈的科米自治共和国的劳动营服刑,年获释。年,命运坎坷的张报再次被捕,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叶林赛斯集中营,直至年无罪释放。

张报始终没有忘记祖国。年,在中国大使馆的斡旋下,在外漂泊了30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张报的旧照

劫后余生的张报回国后,先后担任了新华社对外部俄文组组长、中央编译局专家,参加《毛泽东选集》的俄文翻译以及重要会议文件的俄译文审稿、定稿工作,将毛泽东思想传播四海,一直到79岁才退休。

张报一生投身革命,四海为家,为了追求伟大的革命事业而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

张报将共产党比作母亲,给他以灵魂、真理,让他明白人生的意义,因为这份信仰而有了最终的归宿,成就了永远和革命在一起的坚定理想信念。

张报的事迹介绍

视频拍摄/剪辑

许青霖林耀群

记者

方秋丽

编辑

方秋丽

校对

黄子婧

值班二审

黄金花

值班三审丨黄小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