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大方县鼎新乡长丰村,两个年轻人沐浴着暖阳,朝着村里一处山洞走去。这里蕴藏着他们的创业梦想,孕育着乡亲致富希望。
“大家记得给菌棒浇水,采摘要细心,装筐要整齐。”他们边做边指导工人。
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杨臣,一个叫汪巧;一个本地人,一个湖北人;都是“90后”,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是一个寝室的兄弟。他们选择来到乌蒙大山深处,联手创业,带领群众增收。
梦想,不再有留守儿童
“为什么都在城里找到工作了,又回到大山里创业?”记者问杨臣。
“因为以前家乡穷。”杨臣的思绪回到了10多年前——
过完年,大山里乍暖还寒,杨臣的父母便扛着行李,外出务工。
“娃,好好读书,听哥哥的话。”父亲拍了拍小杨臣的脑袋,转身离去。看着父母扛着行李的背影渐渐远去,杨臣泪水滚滚而下。
父母外出打工后,杨臣和大他两岁的哥哥相依为命。“为什么家乡这么穷?为什么父母在家乡找不到工做?长大了,我一定要在家乡发展产业,让村里的乡亲跟着发展,让外出务工的父母亲们回来,让其他娃娃不再像我一样成为留守儿童。”杨臣想。
梦想的种子一旦发芽,便成了杨臣不断奔跑的动力。他知道,只有好好读书,学好本领,梦想才会变成现实。
年,杨臣考进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踏进了大学校园的同时,开始谋划创业之路。
大二那年,杨臣选修食用菌栽培学。“我就是想学这门技术,回家乡搞食用菌种植。”为此,杨臣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图书室和实验室里。
挤出的时间,杨臣就到附近的食用菌种植企业勤工俭学,一方面挣生活费,一方面为创业储备经验。
年5月,毕业季。杨臣问导师,“老师,您觉得我现在创业成功把握有多大?”“60%吧。”导师想了想说。
那还得再学习。于是,杨臣应聘到广东省河源市一家食用菌种植企业,成为了技术员。
8个月后,杨臣辞掉了工作,揣着存下的2万元钱回到大山深处,他要把多年的梦想变成现实。
创业,群山峻岭天地阔
创业,2万元哪够?父亲拿出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2万余元交到杨臣手里,“孩子,干啥我都支持你。”
拿着父亲的血汗钱,杨臣发誓,一定要干出名堂。
4万元能干啥?杨臣搭起了简易板房,建起了简易实验室,简易无菌车间,又用竹子和塑料膜搭起了32个简易大棚。
乡亲们好奇,这能种出个啥来?
年初,2万棒姬菇菌棒放进了简易大棚。一个月后,嫩嫩的姬菇长了出来。
再后来,杨臣成功了。2万棒姬菇,赚了将近7万元。
杨臣的创业引起了鼎新乡党委、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