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谈决战脱贫,是一部时代史诗

决战脱贫,是一部时代史诗

半月谈评论员张曦

“大凉山整体摆脱贫困”“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告别绝对贫困”“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省贫困县‘清零’”……来自四川、广西、贵州等多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相继传来捷报,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正式退出贫困序列。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中华民族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即将实现。

在今年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期间,很多与会者都会提到这样一组令人倍感振奋的数字:过去70年,中国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贫困人口从年底的万人减到年底的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万人以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减贫奇迹。

8月13日拍摄的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奢香古镇景观(无人机照片)王纯亮/摄

决战脱贫,

是21世纪的中国在全球减贫史上书写的责任与担当

反贫困,是刻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基因。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党和人民艰苦奋斗,探索一系列改革制度创新,使中国成为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近14亿人口告别绝对贫困,这是世界发展史上最大的人权建设工程,也是一部最动听的人权故事,是战胜“贫困”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生存问题的伟大成就和辉煌典范。

从彝族古老民谣“世上的穷人多,哪一个就像我”的辛酸中倾听历史的回声;从云南哀牢山苦聪人歌谣所传唱的“树叶做衣裳,兽肉野草当食粮,芭蕉叶是苦聪人的屋顶,麂子的脚印是苦聪人的大路”中回眸历史的悲怆哭喊,民族记忆里烙下的穷根是背负在几代中国人身上走不出的大山。

贫困有时像衣服上的顽渍,很难洗涤——年,我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是2.5亿,到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是1.25亿。到20世纪末,仍有刚刚走出原始森林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人群,眼神中充满对现代文明的陌生。

新中国的脱贫史,可谓一部与天地自然斗争、与现实命运抗争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供给红利传导到贫困人口身上时,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热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农村贫困现象大幅缓解。从解决多数人温饱的政策扶贫,走向以提升贫困人口能力素质为目标的综合扶贫,再到年至今,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的精准扶贫,我国的扶贫事业没有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脚步。

快马加鞭未下鞍。“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减少贫困、保障民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之一。全球命运休戚与共,“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已经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向世界传递扶贫智慧、分享减贫经验的重任。中国实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无疑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重要思路。

决战脱贫,

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党领导人民缔造的浩壮史歌

年11月下旬,北京西长安街南侧的京西宾馆颇不平静。彻夜通明的灯光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的首个中央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此召开。规格之高,意味着扶贫开发已上升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新高度。

军令重如山:确保到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5年时间,多万人口贫困问题,全球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学习借鉴。一旦完成,将是载入史册的伟大功绩——这将使中国提前实现联合国提出到年的全球减贫目标。

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摘帽”,曾被联合国专家评价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西海固终于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西海固的贫困是中国贫困问题的缩影,也是中国扶贫充分运用制度创新脱贫减贫的缩影。

承认“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需要巨大的勇气。实在拔不掉的穷根,干脆绕着走!30多年、6次大规模移民搬迁,万人从固原南部山区干旱、偏远地区搬迁至近水、近路的地方。“娘,让我洗把脸吧……”直到出嫁,西吉的马青霞才用香皂洗了有生以来最痛快的一次脸。坐在水、电、4G都通畅的安置新家回忆往事的马青霞,不住地望着旧日土房的方向。

9月17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西吉工业园区内的宁夏福寿康宁大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包装枸杞深加工产品王鹏/摄

从年到年,我国通过扶贫搬迁、生态搬迁等形式搬迁了万人;从年开始,我国又实施了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这是中外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余万贫困人口的脱贫路径渐渐清晰:多万丧失劳动能力的由政府“兜底”,其余万人,则是5年来脱贫攻坚战的重点。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唯有全国从上到下总动员,采取超常规的扶贫举措。

数以千计的扶贫成果报告充分证明,坚持党对扶贫减贫事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堡垒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政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选派.8万人驻村帮扶,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厚土埋忠骨,决胜脱贫的历史丰碑当铭刻:多名扶贫干部没能亲眼看到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成为现实,牺牲在带领群众拔穷根的长征中。

“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一民族精神在国家重大历史节点起到了强力助推的作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从举国体制到市场要素,为了实现共同目标不惜代价地投入:

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功能的双重作用。援助、援建、帮扶,个中央单位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共帮扶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东部9个省、直辖市和9个城市对口支持西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个重点县。

打破藩篱,鼓励资本、技术、企业与贫困地区对接资源。在云南的一角,来自电商平台的无人机在橘林中来回喷洒农药,屏幕另一边,来自农科院的专家远程指导农户接下来的种植重点内容。

我国扶贫治理的发展历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但根本目的始终保持一致性:始终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始终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的决胜脱贫,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几代人前赴后继,所有社会力量和资源全员动员,依靠人民完成的打破中国几千年各种社会制度都解决不了的贫困难题。中国的决胜脱贫,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人民所缔造的一部社会互助运动的浩壮史歌。

决战脱贫,

是中国迈向全面现代化的力量之基与精神之源

在中国,“教养兼施”的传统理念延续至今,与自力更生消灭贫困相结合,构建了注重精神扶贫的中国特色扶贫模式。精神扶贫,是扶贫开发历史实践的产物,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基础,根植于中国传统济贫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如果说“养”是要实现衣食丰裕,那么“教”则表现为通过教育教化,让人民具有良好品性与行为。文化的贫瘠、视野的狭隘,造成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福利依赖症,曾让脱贫攻坚屡屡走回头路。

新时代中国精神扶贫思想,进一步拓展完善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新时期“造血式”扶贫方式的转变提供了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脱贫进程中,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从硬件来看,贫困人口能够更加自由享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福利的权利;从软件来看,家庭幸福指数、自我认同感、劳动价值观、社会融入程度得到提升,对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有信心。这些成就,归根到底,是干出来的结果。

年以后,贫困地区依然面临着长期持续减贫的任务,以及防止脱贫人口因各种原因返贫的问题。从决战脱贫,到“新治贫”,再带到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探索构建脱贫长效机制,我国基层发展与治理的课题也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

一部史诗,必然有一种精神在生发、在延续、在传承;一部史诗,也必然有着指引后人奋发向上的价值力量。绝对贫困在中国已成为历史,但决战脱贫的精神力量不会成为历史。这股永恒的精神力量必将在全面现代化的新时代继续滋润着中国的广袤大地。

放眼望去,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废弃的藤蔓“天梯”、云南怒江两岸时常“吞噬”人的溜索并未拆除,它们是脱贫的历史“证人”,既见证着中国人民的一场伟大历史实践,也催动着民族复兴精神在新征程上勃发。

(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