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煤田地质工程研究实验基地(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科技创新孵化园)
深耕主业,拓展新业。 “十四五”开局之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出了“检测+”的新思路,吹响了融合发展的冲锋号。 新征程意味着闯新路。但这对于一个专业性极强、不为外人所熟知的单位而言,作出这样的决定,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勇气和决心。 但他们有信心。这份信心,来自于深耕煤质检测检验行业60余年积累的雄厚技术实力,也来自于“十三五”时期跨界融合发展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更来自于省委、省政府振奋人心的新蓝图。 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基础能源产业智能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受污染耕地分类治理,确保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这些新的战略部署,让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技术人员利用电杆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
深耕主业出新绩 因煤而生,也因煤而兴。 煤质检测,是评价煤炭质量的有效手段。素有“西南煤海”之称的贵州,为煤质检测检验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作为贵州最早的煤质检测检验专业机构,通过数十年的精心耕耘,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奠定了行业中的翘楚地位。 但由于太过专业,外界对其知之甚少。事实上,煤质检测检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煤作为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的化石能源,其作用远不止先民们用于取暖、做饭那么简单。在现代社会中,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燃料动力和化工原料,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无论是用于工业燃料,还是用于化工原料,都需要与之相适配的煤炭。”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党总支书记陈传德打了个比喻,煤质检测检验就好比“煤炭的人生规划师”,通过对煤炭质量的分析与测定,将煤分为不同的使用等级,并依据不同的质量认定标准投入到适合的工业生产中,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精准利用。 煤质检测检验对煤炭生产和使用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生产企业而言,不仅关系着煤炭的质量,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煤炭价格和企业效益,作用不可小觑。对使用企业而言,既关系着生产安全,也关系着效益安全。 众所周知,火电厂是煤炭资源的使用大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一批火电项目的陆续上马,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期。 据了解,火电厂对燃煤质量有明确的指标和要求,不同的锅炉对煤质要求也不尽相同。煤炭的发热量、水分、挥发分、灰分、含硫量等指标,都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证生产安全,达到良好的燃烧效果,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与环保水平。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煤炭都可用作发电燃料。 以火电厂大规模建设为契机,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全力以赴开展煤质化验与分析,为政府决策和促进项目落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后,实验室新增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及土工试验、煤矿在用品系统安全检测检验、矿井有害气体测定等业务,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 从年开始,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充分利用自身技术、设备和科研优势,相继开展了煤矿支护液压支柱检测,煤层气、页岩气试/录井及室内检测化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土壤质量检测服务等工作,为省内外煤矿、勘探区提供了数十万份样品检测技术服务和检测报告,为省内外各大煤矿提供矿山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检测上万台件矿山设备仪器和在用品,为数十家煤矿提供了安全评估和评价报告,创造产值上千万元。 由于对主营业务精耕细作,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全面提升,生产经营实现了提速增效。 “十三五”时期,共完成各类检测样品11.42万件,其中室内煤质、水质、岩石等样品共3.05万件,土壤样品8.37万件,检测样品数较同期同比增长.53%;完成对矿井,1.6万台(件)设备的现场检测检验任务,较同期同比增长55.10%;完成49口井煤层气、页岩气现场测试及室内检测工作、层煤层采样工作任务。 5年来,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总产值年均增长5.8%,经营收入年均增长6.8%,利润年均增长42.1%。数据显示,数十年来,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在全省开展了大量的煤质普查和煤质化验,共采集煤样12.2万余件,瓦斯样品3万余件,水样品余件,煤层爆炸、煤的自然倾向性样品1万余件,完成化验指数余万个,为各类地质报告提供了煤质分析测定资料。
技术人员用扫描电镜对页岩样品表面裂隙进行观察
融合发展闯新路 煤质检测检验虽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对市场高度敏感的行业。 陈传德分析说,“表面上,煤质检测检验似乎与市场没有多大关系,但实际上,它却受煤炭行情的深度影响。道理很简单,市场需求越大,说明煤炭使用和生产量就会增大,而处于产业前端的煤质检测检验业务,也就会相应增多。反之,则减。” “我们既尝过市场的甜头,也吃过市场的苦头。由于没有很好的替代业务,以前很多时候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行政负责人钟方军告诉笔者,“随着市场的变化,业务的不稳定、不饱和,使我们不得不做出发展思路的调整。”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成为新的战略指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但问题是,作为一个专业技术单位,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了摆在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面前需要回答的问题。 “把目光聚焦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主动对接经济社会需求,深入思考我们能做什么,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能得到什么样的发展。”陈传德说,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很快找到了契合点。 借鉴“互联网+”的思路,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开始了“检测+”的新布局。 从煤炭检测检验到耕地质量调查,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大胆迈出了跨界融合发展的第一步。 年12月,省政府印发《贵州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以耕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这个方案的出台,让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从中找到了新的服务需求。 长期以来,由于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土壤污染尤其是农药、化肥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的安全。防治土壤污染,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产业振兴。因此,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紧接着,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提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虽然煤质检测检验与耕地质量调查不沾边,但道理都相通,不外乎都是对物质成分的检测化验。只不过,一个是‘检测+煤炭’,一个是‘检测+土壤’。”陈传德说,“在这方面,我们显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年,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正式涉足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开展“检测+土壤”服务。当年,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在省土肥站土壤样品盲样考核中,被评为第一候选检测机构,成功签约全省88个县(市、区)件土壤样品形态分析和重金属分析评价服务。 “十三五”期间,共购置近万元的专业仪器,建成了土壤项目检测平台。平台建成后,多次组织人员外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项目检测技术水平,同时加强与成都地质矿产测试中心等检测机构的合作,共同完成了件土壤样品检测工作。期间,与省农业农村厅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连续3年承接了全省88个县(市、区)土壤耕地质量等级变更的检测任务。自年以来,土壤检测项目累计完成产值约万元,其中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项目累计完成产值约万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检测能力验证,在土壤方面的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了主管机构充分认可,进一步增强了检测检验能力。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三农”工作重心已发生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了新的广阔舞台。陈传德表示,面向未来,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将继续扎根土地,向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壤整治修复等方面发力,实现“检测+耕地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壤生态修复”融合发展,“把实验室从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除土壤检测外,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利用,也给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部署。贵州作为全国煤层气和页岩气富集地之一,今年1月25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快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将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持续稳定、量足价优的现代能源体系,确保到年页岩气年产能、年产量分别达35亿立方米和21亿立方米,煤层气年产能、年产量分别达8亿立方米和4亿立方米。“这份文件,明确了贵州下一步能源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为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钟方军说,“接下来将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检测检验优势,大力开展非常规天然气的检测检验和技术咨询服务,为推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贡献力量。”
矿山机电设备安全检测井下作业
科研开发入新境 一切事业的推动,都需要人才支撑。对于专业科研单位而言,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始终坚持把人才资源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十三五”期间,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结合检测技术发展情况,累计组织开展内外部培训余人次,不断加强在行业政策、单位制度、规范标准、新领域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力度,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综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检测检验队伍。目前,共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2人,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16人。 与此同时,通过不断加深与国内专业院校和市场专业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含量和科研工作水平,逐步形成了“产、学、研、教”相结合的互利发展模式,为建成综合性大型实验室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在院校合作方面,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以毕业生实训基地为桥梁,以现有技术装备为支撑,充分运用丰富的检测技术经验,不断加深技术交流,促进高质量检测技术发展。累计完成毕业生实训近百人次。 在科学研究方面,发表技术论文80余篇。先后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重点项目5项、示范项目4项、国家标准编制1项。参与起草的《燃煤可排放硫含量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已于年12月发布,并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煤炭清洁燃烧节能评价相关标准研制三等奖,获科技专利3项。 在市场机构合作方面,完成了毕节市煤质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与贵州大学、贵州盘江精煤、贵州赤天化合作的“贵州煤高效气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研究”及“贵州煤质特性对其气化活性的影响与气化效能关系研究”项目。 经过5年的发展,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不断提升,检测项目由“十三五”初期的项增加到项,检测覆盖面扩大53.7%,5人进入省专业技术专家库,实验室整体科技含量和科研水平较“十二五”时期有了较大提高。 先进的技术装备是提高检测检验科学性、准确性的利器。目前,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拥有各类先进仪器设备共余台(件),具有较为雄厚的技术装备实力。5年来,累计出具各类检测报告约2万余份,检测数据精度和质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人才,科研,装备,共同奠定了“检测+”的基础和实力,为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年3月,随着国家应急部1号令《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的下发,对行业政策做出了较大调整。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目前煤矿技术服务业务为基础,在人员和设备方面基本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积极进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申报工作,并于年12月通过了省应急厅、省能源局组织开展的资质现场评审。该资质的顺利取得,为进一步扩大实验室矿山安全技术服务领域,为全省矿山安全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服务。“检测+矿山安全技术服务”,有望成为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下一个增长点。 与此同时,结合省政府《关于强化煤矿瓦斯防治攻坚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成立了瓦斯防治专项工作组,组织开展煤矿瓦斯防治市场专业化服务队伍申报工作,并于年6月成为全省49家专业化队伍之一,目前承接了毕节市煤矿瓦斯数据库建设项目,负责黔西市、大方县地方煤矿现场瓦斯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这也为实验室下一步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依托CNAS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共四项主要资质,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不断扩大检测检验领域,逐渐发展成为以煤质、土壤、水质、非常规油气综合研究、矿山安全技术服务五大板块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大型实验室,业务覆盖贵州省全境及云南、四川、重庆、湖南、山东等多个省份。目前,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已成为西南一流、全国前列的综合性检测实验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标新发展理念,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检测+煤质、土壤、水质、非常规油气综合研究、矿山安全技术服务’的新局面,彻底改变了此前以煤质检测检验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正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钟方军说。 据悉,在“十四五”期间,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将按照“专、精、特”的要求,在煤炭、油气、水质、土壤等领域扩大检验检测范围,提升检测科研水平,不断巩固扩大提高现有地球化学分析、煤炭质量检测、岩矿鉴定、煤层气解析及成分分析、岩石力学、非常规吸附等学科方向较为完整的测试分析。同时加强在矿山技术服务、油气、非常规天然气、废弃物、电器检测、承装(修、试)电力设施等方面的检测检验研究,整合省内外力量,力争在年前打造成为省级综合能源测试中心。 “在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的战略规划中,沙文基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着力将沙文基地建设成为地质科技力量聚集中心、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和科技成果展示中心,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行业地质科技创新平台。至年前力争建设完成1至3个省级一流的综合技术试验平台,建成贵州省非常规油气检测试验平台、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综合试验平台和互联互通的智慧矿山数据平台。”陈传德说。 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陈传德表示,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将继续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省委、省政府“一二三四”发展战略,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波任伟高纬时 编辑刘娟 编审杨仪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