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大方县鼎新乡长丰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十余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加工菌棒,拆袋、粉碎、消毒.......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而在基地另一边,贵州鸿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臣正在仔细核算,今年发展种植的40万棒食用菌所产生的废料,究竟适合种植多少亩的岩黄连。
杨臣告诉记者,公司主要从事食用菌种植生产,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扩大,大量的菌棒废料无法处理,再加上食用菌种植有季节性,劳动力容易流失等,对于采摘完食用菌后的废料该如何处理,这让他很是烦恼。
“在一次外出考察学习中,我了解到食用菌废弃菌棒可用来作为种植岩黄连的优质养料。回来后,从寻找种子到培育种苗……我一直都在实施该如何种植岩黄连。”杨臣坦然,从开始试验到土质、气候等调查研究,公司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时间。
经过反复学习和培育,杨臣渐渐掌握了岩黄连生长的习性,从年开始,该公司在大方县鼎新乡长丰村流转近个大棚,开始利用废弃菌棒规模种植岩黄连。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废弃的食用菌棒一下子变废为宝,制作成岩黄连的优质养料,既为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道,又解决了劳动力不稳定等问题。“食用菌采摘后留下的废料也不愁该如何处理了,还增加了一笔收入。”杨臣坦然。
据了解,岩黄连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可全株用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止血等功效。“在长丰村发展岩黄连种植,除了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多的是为了确保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在稳定群众就近就业的同时,我又留住了人,两全其美。”杨臣说。
“以前来基地种植食用菌,有时候没有事情做,要休息两个月左右。现在种植岩黄连,在食用菌成长的间隙,我们可以转身投入岩黄连的种植、除草、采收等工作中,一年四季都有事做。”长丰村烂坝组村民谢远秀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显得很是满足。
“我们去年种植的岩黄连已进入采收期,基地里个大棚的岩黄连,预计产值在万元左右。采收完成后将销往贵州惠水、广西柳州等地。”杨臣说。
大方县鼎新乡利用废弃食用菌棒发展种植中药材岩黄连,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大方县已发展种植食用菌4.7万亩,其中菌棒种植1.5万亩左右,为了让废弃菌棒得到有效处理,大方县食用菌专班将积极协调,计划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岩黄连,走绿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在增加群众收益的同时,力争让食用菌产业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更加环保、可持续,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建华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