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村第一书记张红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群众

“组织上选派我来,我就要为村民办点实事,不会就学,学会就干。”张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年5月,在毕节市大方县税务局工作的张红被组织派往大方县星宿乡棕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迄今参加工作16年的他,先后两次获毕节市地税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大方县“党务信息先进个人”;大方县“十九大期间安保维稳先进个人”。3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8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3次荣立“三等功”,并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加强村“两委”办公阵地建设

从县城转到乡村工作,短短一年时间,张红为群众、为村集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困难,办成了许多村干部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

不摸清情况,就不好开展工作。张红到村第一件事就是走访,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走东家串西家,与群众拉家常,邀请老党员、村里的致富能手到村委开展座谈。通过一个月的走访,他掌握了基本村情民情。

“支部强起来,党员作用发挥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就牢固,乡村发展才有保障。”张红来到棕树村之前,村委办公条件落后。想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村“两委”的基础设施和办公环境。在原单位及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先后为棕树村协调1.2万元办公经费,帮助解决热水器、油烟机、冰箱、消毒柜、窗帘、炊具、生活餐具等物资,保障了村委食堂的正常运行。协调解决办公电脑6台、打印机1台及部分办公用品,极大改善了村“两委”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

“张书记没有来之前,村里面由于没有经费,食堂一直不能正常运转。我们村干部一班人都是早上在家里面简单吃点,到了晚上才能回家吃饭,长期饮食不规律,每个人的胃都不同程度有问题。”棕树村村委会主任张安贵说,现在食堂运转起来了,不用担心中午吃饭问题,大家可以全天候投入到工作中去。

兢兢业业服务群众

给村党支部党员们上党课,与村民拉家常、话发展,查看村民们种下的藏柏、板栗树苗的成活率,了解村民家中老人身体健康情况、孩子上学状态……驻村以来,张红把棕树村当成家,把村民当成亲人。

刚到岗位时,张红就接到动员群众接种新冠疫苗的通知。由于棕树村地处偏僻,群众思想比较落后,大多不愿意主动接种新冠疫苗。为不落下一个村民,让全村群众“应接尽接”,张红团结带领村干部一起,村里与乡镇来回跑。在走村串户做群众工作的同时,积极联系乡卫生院。只要乡卫生院有疫苗可以接种,有人愿意主动接种,他便立刻开车到村民家门口,把村民接到乡卫生院接种疫苗,然后又将村民安全送回家。疫苗接种期间,每天都能看到他奔走在乡村路上的身影。

张红(左)走访脱贫户杨永军家

村民熊明书因病在省外就医,由于不懂合作医疗报销流程,导致治疗费用多元一直未得到报销。在走访中,张红了解到熊明书的情况后,当场联系协调了县医院,两次带着熊明书夫妻到大方县政务大厅办理报销手续。通过他的帮助,熊明书很快拿到了合医报销的费用。

“我们夫妻都没有文化,不懂得需要什么资料,连去报销单位的路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张书记帮忙,我们这笔费用都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去报销了。”拿到合医报销的钱,熊明书激动得红了眼眶。

尽心竭力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乡村振兴,教育是关键的基石。在了解到棕树村小学缺乏教学器材的情况后,张红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他努力协调原工作单位为棕树村小学捐赠了羽毛球、篮球、跳绳等体育器材后,又联系了省外一家慈善基金会为棕树村小学捐赠了校服套、乒乓球桌两张、办公电脑五台、其他体育器材若干,总价值余元,有效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环境。

张红(左一)与公益组织一起向棕树村小学捐赠校服

为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后,他联系协调所在单位到棕树村幼儿园开展了“心手相连,与爱一路‘童’行”捐资助学活动,向棕树村幼儿园捐赠电视机、电子琴、书架及儿童图书、蜡笔、彩笔、儿童积木等价值余元的爱心物资。同时,他还组织成立了“大方县税务系统爱心妈妈服务团队”,定期到棕树村幼儿园开展关心关爱儿童活动,让每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都能感受到温暖。

“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就想让所有大山的孩子都能带着梦想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摆脱贫困、走出大山。”张红说,他希望尽力帮助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安下心来学习。

翻开桌上的驻村笔记,张红在首页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当前,各地乡村振兴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站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我一定会团结村“两委”干部,带领全村群众主动找项目、调产业,为大家过上幸福的日子而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加油干,为乡村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讯员漆毓

编辑汪瑞梁

二审顾野灵

三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