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章娜,年3月,受大方县水务局选派,背上行囊,离开刚满1岁的孩子和古稀之年的父母,来到了对江镇龙场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龙场村属高中山浅切割和中切割缓坡丘陵谷地,冲沟纵横,是二类贫困村。
走访群众
到村后,我对村里的贫困群众进行了挨家挨户走访,和他们唠家常,了解贫困户的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谁家养了多少鸡,谁家有几头牛,我都要摸得一清二楚。经过3个月的摸爬滚打,我在龙场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逐渐打开了局面。 通过总结,我认为驻村就是要用心用情,要和群众“交心”,要从群众的视角去看问题,帮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政策、化解困难,才能带领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看望慰问群众
年,村里的医院住院花费多元,个人支付一千多元。但他不理解,觉得没有真正享受到贫困户的医保政策。 针对这一问题,我多次去胡德昌家中了解情况,又专门学习医保政策,把相关政策第一时间告诉他。听了我的解释后,他高兴地说:“你们是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工作队,我们愿意和你们说掏心窝的话,谢谢你们了!” 今年4月,贫困户胡德林和胡德军两兄弟为一级危改房所属权产生矛盾,我带领村干部前往两兄弟家,分别与胡德林和胡德军及其家属进行个别谈话,积极沟通,摸清两家对解决问题的想法后,拿出解决方案与两家进行协商。最终,两家签定分房协议,在两家人的感谢声中圆满地解决了那次矛盾纠纷。
龙场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群众在采收滑子菇65岁的李发群因为年纪大了,又没什么文化,出门打工不方便。通过上门了解她个人的意愿后,我们便介绍她到村里的食用菌基地务工。现在,她在家门口一天就有70元的务工收入。她说:“自己赚的钱自己用,要硬气得多。” 两年多来,全体驻村干部用心、用情帮扶,和大家打成了一片,不甘贫穷落后的龙场村民主动找出路、谋发展,贫困的龙场村已旧貌换新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闵建华
见习编辑梁珍情
编辑孙远铭韦依
编审周文君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