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扶贫故事苗岭彝乡飞进致富领头雁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我叫王贵旭,是贵州毕节市大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选派到理化乡营盘村驻村的第一书记。   年,理化乡营盘村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两千余村民都告别了“望天喝水”的窘境,喝上了放心水,结束了用不上自来水的历史。至今,村民朱昌林家堂屋中,依然保留着以前吃水时用过的扁担、木缸、水瓢和水桶等,而现在,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符号”。

“以前打井取水是一件吃力活,对于空巢老人来说更是一件难事,毕竟年纪大了,手脚都不利索。用上自来水,是我们全村人的愿望。现在好了,自来水管道一直通到家家户户门口,用水不仅方便,用起来非常放心。”记得刚去走访群众时,村民朱昌林高兴地对我说。     根据各村地形特点、水源情况、海拔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通过就地找水源、修水窖。如今,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抽水马桶等生活用品也已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

为群众解决安全饮水是营盘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回想以前营盘村的群众生活,那叫一个难。到营盘村驻村后,我把建章立制作为持续推进扶贫工作的有力保障,建立完善《营盘村为民服务指南》《营盘村村容寨貌整治标准》等机制措施,促使党员干部以硬的作风、有效的举措为民服务,进一步规范了村容寨貌民,有力整治村寨人居环境。落实走访制度,为群众办实事,努力形成了全心全力为群众开展服务的良好格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通过积极联系原单位落实办公经费1万元,解决2万元村办公用品,进一步筑牢战斗堡垒。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按时开展好“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形成常态化制度,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深化“双培双带”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将农村能人培育为党员,积极培育村“两委”后备干部。

同时,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筑牢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驻村以来,我紧紧围绕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组织并积极申报加快实施产业路、进寨路、联户路建设,12.82公里新改建的村组公路,极大疏通了村寨道路的“毛细血管”,全村生态猕猴桃、辣椒等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市场,拓宽贫困群众致富路。     面对交通、产业、住房、教育、医疗……一系列短板弱项,我带领全村不等不靠,齐心齐力,补短强基,共斩穷根。立足村情,通过完善扶贫产业发展体系,推进区域连片开发与群众增收整体联动。目前,全村已建成有机猕猴桃基地亩,横跨营盘果木两村,稳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今年,引导群众发展种植辣椒余亩、中药材80多亩。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成立了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将就业机会搬到群众家门口,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全覆盖。全村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三改”户,危房改造40户,入户路硬化米,院坝硬化平方米。充分配置农村公益性岗位31人,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不仅是补齐硬短板,也要抓实软短板。积极助力精神脱贫,把群众精神立起来,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高自主脱贫能力,实现高质量脱贫。   我组织修订完善《营盘村村规民约》,明晰群众自治“底线”和“红线”,形成了“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良好治理共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道德讲堂”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以“法治农家”“警务联席会、警民议事会”“十户联防”等为载体,引导村民学法尊法用法守法,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还利用休息时间,撰写了《论苗族聚居地区脱贫攻坚的方法与措施》《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保护民族文化的分析研究》《如何激发苗族聚居相对落后地区的群众发展内生动力》等10余篇理论文章。其中,发表的论文《毕节市苗族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荣获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论文评选“三等奖”和全市苗族文化论文研究“二等奖”。   两年多以来,不管是在县直机关,还是下乡驻村,我始终奋战在工作最前线。一心一意带领彝乡苗寨的群众一起决战脱贫攻坚,共同发展致富。现在,我利用自己是苗族、通苗语的优势,快速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还用苗语改编的歌曲《感党恩跟党走》,被当地群众广为传唱。   真心诚意付出,出实招解难题。正是凭着一颗服务群众的真心和不放弃任何一个村民的决心,我走遍了营盘村,召开群众会多次,化解了矛盾诉求多个。大家都说我犟,我只是觉得要对得起在党旗下发过的誓言,对得起营盘村户农户、名群众,同时,我也不想让我的驻村生涯留下遗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闵建华整理

编辑杨羽

编审杨仪肖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608.html